各地摸底上半年生育情况 育龄妇女数量进入下降通道

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谢江珊 2018-08-07 05:16:24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摘要] 由于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育龄妇女人数呈现逐年减少趋势,2017年15–49岁育龄妇女人数比2016年减少400万人,其中20–29岁生育旺盛期育龄妇女人数减少近600万人。

时代周报记者 谢江珊 发自上海

“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已两年。

6月12日,国家卫健委发布《2017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7年,中国全年住院分娩活产数为1758万,二孩占比51%。据原国家卫计委统计,2016年全国住院分娩婴儿活产数为1846万,比2013年增加200万以上,二孩及以上占去年全年出生人口超过45%。

值得注意的是,与2016年相比,2017年全国出生人口下降88万人。但国家卫健委未披露2017年我国的总和生育率数据,这个数字在2016年是1.7。

南京大学社会学院教授陈友华坦言“全面二孩”的效果在预料之中:“2013年提出‘单独二孩’政策时,就已经出现实际生育数量跟生育预期之间存在颇大差异的现象,当时专家们都认为会出现补偿性生育现象。但结果是,预测数远远高于实际生育数。后来针对估算失误,我们进行了比较系统的反思,对‘全面二孩’的预测就保守多了。”

根据国家统计局《关于做好2018年重点选题调研工作的通知》,今年生育率的调查是一个重要方面。目前,一些省(区、市)对上半年就生育情况的相关调研发布了通知,各地统计局根据安排,正在对今年上半年生育率情况进行调查,这涉及出生人口数量、育龄妇女生育情况、二孩生育意愿,以及“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效果等。

“我们省正在按照计划进行调查。”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叶青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透露。

各地摸底上半年生育情况

目前,各省(市、自治区)统计局负责人口统计的处室忙于开展今年上半年生育情况的调研,而有些地区已完成数据整理和分析。

7月19–20日,上海市统计局人口和就业处召开专题会议,各区结合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部门行政记录及街镇调研报告等一手资料,以及手机信令、社区医院门急诊、公共交通数据等其他数据信息,综合评估并介绍了本地区上半年人口变化情况。

天津市卫计委透露,今年1–4月的数据显示,天津市建册孕妇数量相比去年同期下降17%。去年天津市二孩孕妇占全市孕妇数量的比例为48.19%,今年前4个月二孩孕妇比例为46%,略有下降。

贵州省卫计委透露,上半年,该省出生人口同比稳中有降,全面二孩政策效应符合预判。2017年,贵州出生人口50.05万人,比上年增加2.65万人,其中二孩占比48.21%。

湖北省襄阳市表示,近年来人口年龄结构变化明显,育龄妇女人数逐年减少,2017年20–29岁生育旺盛期育龄妇女人数减少近5万人。同时,襄阳市妇女初婚和初育年龄呈现不断推迟的趋势,妇女生育意愿也有所下降。

江西省上饶市分别在余干和鄱阳两县各抽取了出生人口比较多、具有代表性的三家医院及三个乡、镇(街道)的六个村(居)委会进行调研。调研反馈显示,从医疗机构的出生人口汇总看,这两县的出生人数在减少,而从村(居)委会的汇总看,适龄妇女人数的减少及生育意愿的下降是造成出生人口减少的主要原因。

育龄妇女数量逐年减少其实早有推算,根据全国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显示,育龄妇女(指年龄在15–49岁的女性)人数的高峰期出现在2011年,达到约3.82亿人,此后进入持续下降通道。到2018年,全国育龄妇女人数约为3.46亿人,较2017年降低约700万人,生育旺盛期育龄妇女比上年减少420万人左右。

“旺盛生育年龄段人口数量下降,从趋势来看,今后一段时间还会往低走一点。”华东师范大学人口研究所所长丁金宏告诉时代周报记者。

“由于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育龄妇女人数呈现逐年减少趋势,2017年15–49岁育龄妇女人数比2016年减少400万人,其中20–29岁生育旺盛期育龄妇女人数减少近600万人。”今年初,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司司长李希如表示。

育龄妇女数量进入下降通道

针对育龄妇女数量逐年减少的问题,已有多地统计局进行预警。

2月22日,安徽省统计局公布的《2017年安徽省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主要数据公报》显示,当前安徽省孕龄妇女人数仍处于高峰水平,2012年以来维持在1600万人左右。但同时强调,该省孕龄妇女总量将逐渐减少,预测2020年全省孕龄妇女数量下降至1450万左右,加之社会抚养压力的不断增大,全省人口出生率和出生数量冲高后仍将逐渐回落。

6月29日,陕西省统计局发布《陕西省2017年人口发展报告》指出,自2015年起,该省育龄妇女人数呈现逐年减少趋势。2015–2017年,全省育龄妇女人数年均减少约14万人,其中20–29岁生育旺盛期育龄妇女人数年均减少约11万人。

上述报告还指出,2017年,陕西省生育二孩的妇女近八成为25–34岁的育龄妇女,未来几年这部分育龄妇女的生育需求逐渐释放后,新进入这部分年龄组的育龄妇女人数逐渐减少,二孩出生人数增长将受到阻碍。最后,根据近几年育龄妇女生育意愿,有近六成的家庭不愿意生育二孩。总体来看,受上述多种因素综合影响,未来出生人口增长后劲乏力。

“在目前情况下,人口出生率下降是必然趋势。现在养育孩子等各项成本太高,人的思想观点也在逐渐改变。哪怕在农村,很多人认为生一个女孩就足够了,有生育指标也不愿意再生。”安徽省安庆市某镇原计生委工作人员刘军(化名)告诉时代周报记者,该镇前几年有近3万人口,育龄妇女中每年都有8–10人放弃二孩生育指标(当时农村的生育政策规定:一孩是女孩的可以再生一个)。

此外,城镇化建设导致人口外流,育龄妇女数量和人口出生率减少。“前几年整个县参加中考的人数有18000人,但今年只有5000人,减少比例很大。”刘军解释,该地人口外流到较大城市,房价、教育支出等高成本又会降低他们的生育意愿,产生不良循环。

陈友华向时代周报记者分析指出,育龄妇女数量,特别是生育旺盛期妇女的数量逐年下降实属正常:“现在生孩子的主力军是90后,从1991年特别是1992年之后全国开始了暴风雨式的计划生育,出生的孩子大量减少,这部分人现在刚好到了育龄期,人数自然在减少。此外,育龄妇女生育力经过全面二孩以后有了短暂回升,现在开始回落到正常水平。每个妇女生育的基数少,加上育龄妇女数量减少,两者叠加致使生育率更低。所以2018年的出生人数比2017年还要少,这是基本态势。”

专家建议全面放开生育

面对育龄妇女数量逐年减少、总和生育率低、生育意愿低等情况,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

陈友华表示:“我国目前处于老龄社会初期,真正的挑战不是现在,是10年以后,即第二次出生高峰的人进入养老阶段时,我国将面临非常严峻的挑战。全面放开生育是大概率的事情。”

“生育政策放开,生育率并没有得到较大的提升,原因很多,不能简单地说政策效果不好,如果政策不放开,生育率会比目前低很多。”在丁金宏看来,居民的生育意愿确实也降低了,这除了社会现代化及计划生育带来的观念转变,还是社会保障制度越来越健全的一种必然结果,因为家庭对子女的养老期待下降了,孩子对家庭的效用也就降低了,多生育的欲望就熄灭了,发达国家几乎都会走上这条路。“老龄化需要积极应对、综合应对,多生孩子不是唯一出路,甚至不是好的出路。”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辽宁、天津、湖北宜昌、仙桃、咸宁及新疆石河子等省市已经率先出台了鼓励生育的支持性政策。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