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股型收购本质上是逆周期思维

来源:证券时报 作者:陈楚 2018-03-10 00:00: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做一家专注于医疗医药行业控股型收购的私募股权投资机构,这是张宗友和他的同事们的共同理想。张宗友所在的物明投资,已经在医药行业控股型收购了好几家企业,并且斩获了“3年赚10多个亿”的战绩。张宗友认为,控股型收购更多的是一种产业思维,而不是传统PE的资本运作模式,在医药产业行业集中度加速度提升的当下,控股型收购基金将迎来难得的机遇期。

控股型收购

更侧重于产业

“物明投资做的不是传统的股权投资业务,而是做控股型收购。”在张宗友看来,传统PE主要做的就是Pre-ipo业务,收益主要来自于企业业绩增长和二级市场估值提升。但物明投资认为,传统的PE投资市场格局已定,而且竞争非常激烈,一级市场的投资价格已经向二级市场靠拢,再加上减持新政的影响,Pre-ipo的业务模式已经受到挑战,很难再现多年前的辉煌。张宗友认为,物明投资作为一家年轻机构进入传统的股权投资市场已经没有意义。结合自身多年的投资经验和对行业发展趋势的分析,张宗友和同事们把控股型收购作为公司的主要业务,也符合股权投资行业的发展趋势。

所谓控股型收购,主要的盈利模式不是通过所投企业上市后减持盈利,而是对企业实现控股型收购后植入团队、制度、资源和销售等,对企业运营全面升级,目的是实现企业盈利能力的大幅提升,最后通过并购重组等多元化途径赚钱。

物明投资主要从事医药领域的控股型收购,按照张宗友的看法,黑石、KKR等全球顶级投资机构最早就是做控股型收购起家的,中国PE机构的Pre-ipo模式之所以长盛不衰,主要是因为在政策影响下中国的一二级市场之间存在巨大套利空间。回想刚入行的2008年,张宗友表示当时PE市场投资的估值水平,一般也就8倍左右。PE行业巨大的盈利能力吸引了大量机构和资金进入,几年后投资的估值水平就上升到12-15倍,现在20倍、30倍都是很正常的投资估值水平。可以说,Pre-ipo市场的供需关系相对十年前已经发生了很大改变,这个市场涌入了太多资金,一二级市场之间的价差在逐渐缩小。

控股型收购主要是“并购然后运营”的模式,并购和运营都是两个相当专业的领域,这里所说的运营,主要是指企业管理。物明投资并购项目后,会通过有效的激励制度吸引优秀的职业经理人加盟公司进行专业运营。物明投资所专注的医药行业的控股型收购不是简单地和上市公司成立并购基金,核心在于标的发现和运营提升价值,物明投资理解是基于产业运作基础之上的并购。这种收购的难度更大、门槛更高、周期也更长。

首先,从人员构成上来说,国内最早做PE的团队大多为投行出身,擅长资本运作,而控股型收购更需要具备产业眼光;其次,传统PE机构的项目渠道较为成熟,控股型收购的项目来源主要来自于产业,二者有很大不同;第三,从投后管理来说,传统PE机构的优势是资本市场服务,控股型收购的投后服务更需要了解产业实际情况,要懂企业管理;再者控股型收购的企业,也许账面上没有利润甚至是亏损的,但是投资人看中的就是企业潜在的价值,而传统的PE机构更重视投资标的当下的盈利情况。

“从30分到70分不难”

2013年年初,物明投资联合一家产业资本,合资2个多亿,投资了浙江一家做化药的企业,3年后,以15个亿的价格卖出。在物明投资收购这家化药企业的第一年,企业亏损六七百万元,物明投资收购之后的第二年,这家化药企业实现了扭亏,第四年取得了8000多万元的净利润,去年净利1.6个亿。

这家化药企业的核心产品是一种抗生素,原研药在日本,国内这家公司是首仿。长期以来这家企业因为体制机制问题,效益低下,物明投资进行控股型收购之后,对企业管理进行了重新梳理,对职业经理人进行充分激励,使得这家企业最终起死回生,焕发了生机。2018年1月份,物明投资分别在浙江和江苏收购了两家抗生素原料药企业,一家是浙江邦富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一家是江苏海阔生物医药有限公司,两家公司合计投资金额6亿元,继续延续物明投资在抗生素领域的投资能力。

为什么控股型收购会起到如此“立竿见影”的效果,让频临倒闭的企业起死回生呢?张宗友认为,虽然控股型收购的企业有可能是亏损的,但企业的核心资产必须是有前途的,只不过由于市场上很少有人看到这些资产被低估,物明投资恰好擅长“捡漏”,然后通过市场化的手段聘请专业的职业经理人对控股型收购资产进行运营,最后把这些优质资产出售,实现投资的保值增值。

“关键是你要有能力找到被低估的资产,产业界其实是有大量优质资产的价值和效率未被挖掘,关键是资产管理人能够找到这些资产。”张宗友说,在控股型收购这里,被收购的资产往往没有好的财务报表,投资人需要具备一双“在很多烂资产里找到好资产”的慧眼。

实现对资产的控股型收购以后物明投资通过专业化的运营,让企业内在价值得以彰显。打个比方,一个很贪玩但资质很好的小学生,学习成绩从30分到70分是很容易的,但从70分到90分就比较困难。控股型收购的核心理念,就是把企业从30分提升到70分,至于能不能做到90分要看外部环境的配合情况。

医药行业

正在迎来大并购时代

张宗友认为,中国境内目前有4000多家医药类企业,未来5到10年可能只有极少数企业才能生存下来,龙头企业更是难得。也就是说,医药行业正在迎来集中度大幅提升的时代.而在行业集中度大幅提升的过程中,并购就是一个重要手段。随着医药行业集中度的提升,研发实力和创新能力不强的中小企业就很可能出局,小医药企业很难活下去。在医药行业做控股型收购有几个优势,首先是医药行业市场空间大、前景广阔、投资机会多、进入门槛高;其次是中国的控股型收购还处于起步阶段,竞争对手少,这是非常大的优势,意味着你可以有更多机会收购便宜资产;第三,中国有了一批专业素养非常高的职业经理人,这为控购型收购后的企业管理和运营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人才储备;第四,资本市场并购的退出途径越来越多元化,让控股型收购基金的最终兑现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张宗友说,在医药这个行业做投资,千万不能盲目赶所谓“风口”,股权投资本来就应该是逆周期的。“在国家限抗的大背景下敢于去投资一家抗生素企业就是逆周期思维的体现,”张宗友表示,“我相信很多人知道限抗政策对抗生素市场的冲击并因此避而远之,但是很少有人关注到限抗政策下抗生素内部的结构性变化,这种结构性变化蕴含的投资机会往往被恐慌所掩盖,物明投资擅长的就是捕捉这种投资机会。”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