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美元 “做”商品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全球大宗商品以美元计价的特征,决定了美元涨跌将影响到诸多商品价格的波动,而这又会影响到全球股市及地区经济表现。
2018年以来,美元指数再次开启下跌之旅,从92.2点一线下跌至目前的90.6,如果从2017年初算起,美元指数已累计下跌约11.5%。文华商品指数从2017年6月迄今,累计涨幅已达到13.3%。业内人士指出,美元下跌在一定程度上为大宗商品市场带来支撑,尤其为与美元负相关程度较高的贵金属、有色金属及相关股票标的带来利好。
一般而言,美元指数与大宗商品价格呈现跷跷板效应。当美元指数走强时,商品一般会表现弱势,当美元指数走弱时,商品会表现强势。虽然期间也出现过“同涨同跌”局面,例如2017年上半年,美元从2017年2月中旬的101.2点下跌至当年6月下旬的97.5点,CRB商品指数同期从197点下跌至163点,但从长期周期来看,美元与大宗商品走势整体保持负相关关系。
文华财经数据统计显示,1995年-2001年美元处于大级别牛市之时,黄金、铜、铝等大宗商品则走在漫漫熊途。1995年1月9日至2001年10月22日,国际铜价自3080美元/吨一度跌至1335.50美元/吨,跌幅高达53.96%。纽约黄金指数则自1996年1月29日的420.8美元/盎司,最低跌至1999年7月13日256.5美元/盎司,累计跌幅达36.88%。
美元与大宗商品的负相关关系主要是由两方面原因造成。首先,以美元计价的大宗商品在基本面不发生大的改变情况下,美元走强,大宗商品价格下跌;反之,则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因为当人们以贬值的美元购买商品时,意味着所购买的商品越少。其次,从投资需求来看,美元走强会增强投资者对该类资产的风险偏好,从而促使资金流出商品市场,导致价格下跌。
2017年美元一再贬值,这对以美元计价的大宗商品来说无疑是利好。据文华财经统计,在2017年美元指数累计下跌9.81%,录得2003年以来最大年度跌幅的同时,Comex黄金期货同期累计上涨13.29,上期所沪金期货累计上涨2.38%;Lme期铜累计涨幅为31.46%,国内沪铜期货累计涨幅21.91%;此外,国际油价也收获了可观涨幅:美国原油期货累计上涨11.52%,布伦特原油期货涨幅17.39%。
除了美元贬值,上述大宗商品回暖与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成效、全球贸易复苏不无关系,包括煤炭、铁矿石在内的多数大宗商品价格在2017年均实现上涨。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大宗商品价格回暖拉高企业利润,全球股市在2017年表现可圈可点。2017年,MSCI明晟亚太地区(除日本)指数全年累计涨幅达33%,香港恒生指数上涨36%,印度BSESN股指涨幅为27%,韩股综合股价指数上涨22%,道琼斯指数涨幅25%,德国DAX指数涨幅为14%,日经225指数涨幅为20%。
同花顺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A股市场上煤炭开采板块指数涨幅6.05%,钢铁板块指数累计上涨25.15%。从相关产业个股来看,江西铜业2017年累计上涨21.65%,中国铝业至2017年9月11日停牌之前累计涨幅高达91.71%。
三菱日联(MUFG)全球市场研究欧洲主管Derek Halpenny 18日表示,美元2018年可能进一步贬值,幅度可能在5%-6%。而随着全球经济增长,非美货币会随着央行加息预期而升值。
如何看待美元走势对股票、期货市场的投资风向标作用?分析人士指出,2008年金融危机到现在,美元指数与CRB综合指数(全球大宗商品综合指数)的相关性相对稳定在-0.4到-0.6区间运行。而不同品种与美元指数负相关性的程度不同。其中,贵金属及铜、铝等基本金属和美元指数的负相关性最高;黄金由于属性众多,负相关性波动较大;农产品则受供需影响较大,与美元指数负相关性不显著。
在“商品之王”原油以及“铜博士”等商品强势表现的带动下,大宗商品市场尤其是工业品整体延续牛市格局,纷纷创下近年来新高,由此吸引资金蜂拥而入。
英国金融机构巴克莱提供的数据显示,2017年12月全球大宗商品相关投资产品的资产管理规模(AUM)增加至3110亿美元,创下四年以来新高。
佛罗里达州Hackett Financial Advisors总裁Shawn Hackett认为,大宗商品将从2018年开始启动一轮长达10年的牛市。不过,“商品之王”原油在创出新高之后步入调整,令机构人士怀疑此轮周期会否提前见顶。
分析人士认为,可将大宗商品牛市周期分为“冲击”、“调整”、“扩张”和“抛售”四个阶段,2016年是这轮周期起点,将经历两三年供需错配的“冲击”阶段。据此推论,2018年或是“冲击”阶段的尾声,亦是“调整”阶段的开始,由此进入最为挑战交易者实力的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