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9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1.6%,环比上涨0.5%。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上涨6.9%,环比上涨1.0%。自今年2月开始,中国CPI同比涨幅已连续8个月低于2%,处于低通胀。
事实上,美国也面临着低通胀这种经济现象。美国CPI同比涨幅也是9月份才重新回到“2” 时代,且是1月以来最大升幅。美联储重视的扣除食品和能源的个人消费支出(PCE)物价指数增幅5年多来一直低于美联储2%的通胀目标。
虽然中美两国经济增长抑或是就业数据都有不同程度好转,但通胀水平仍旧低迷。可以说,“经济增长+低通胀”是一个理想的组合,不过,低通胀的担忧与危害也是众所周知的,同时也会给其未来的货币政策带来很大不确定性。
低通胀原因有多方面,究其根本是长期总需求不足或是供给的结构性变化。通胀越来越受全球因素影响,全球化使得各国在世界范围内配置生产要素,使得廉价的商品和服务从新兴市场流入发达经济体,从而拉低通胀水平。与此同时,技术进步带来的生产效率的提高,降低了商品和服务的成本。此外是石油和大宗商品的价格低迷。食品、能源等商品价格在CPI中权重较大,因此商品价格走势对通胀影响明显。
当然,更多的是两国低通胀的差异:先从走低因素看,虽然美国9月份CPI数据重返“2” 时代,主要是飓风影响之后,能源分项走高带动物价回升,其它分项依然低迷。之前支撑上涨的住房是持续低迷,医疗保健价格已然不低。再看看中国,今年以来,拉低CPI价格走势的一直是食品价格的走低,比如鸡蛋、猪肉、蔬菜价格。而以医疗保健、教育服务类为代表的服务消费类项是CPI增速上涨支撑项。
其次,中美两国低通胀的背后逻辑。美国低通胀背后的逻辑是:美国薪资增长仍然疲弱难以推升通胀。从美国的数据可以看到,美国失业率大幅下降,今年以来劳动力市场持续复苏,但实际上薪资增长一直较为缓慢。仔细对比数据发现,这背后是随着经济结构变化,就业市场发生了结构性变化,高端服务业人数降低,低端服务业人数增加。当然,需求端目前尚未出现新增长点。
相比之下,当前中国经济处于消费升级的转型过程中,消费内容和消费形态都会发生变化,食品等消费品的比重在减少,服务型的消费在增多。目前,消费价格是一个低位温和上涨的态势,除了食品领域以外,非食品的价格涨幅还略高于上年,这反映了整个社会消费的需求还是比较活跃的。此外,居民可支配收入的稳步提高又是消费增速的最有力保障。
低通胀最大担忧就是经济衰退。目前看,无论中国还是美国经济都显示复苏向好当中。通过对比可以看出,中美两国通胀偏低的主要因素是社会转型以及结构性因素导致的,这些影响短期难以逆转,低通胀仍将维持一段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