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本特性促券商类收益凭证产品走红 300余家上市公司踊跃“下单”

来源:证券日报 作者:王思文 2018-08-14 10:19:58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资管新规落地已逾百日,效果逐渐显现。

银行保本理财产品占比逐渐减少,这就使具有“保本特性”的券商类收益凭证产品受到市场热捧。《证券日报》记者近日发现,券商发行收益凭证的热情还在持续升温。

中国证券业协会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证券公司已累计发行16477只收益凭证产品,累计发行规模达4070.19亿元,分别是去年全年的74%和50%。从单月看,6月份券商新发行的收益凭证数量创年内新高,达3327只。

二级市场方面,今年上半年,超过300家上市公司使用闲置募集资金购买收益凭证产品。此外,因收益凭证具有起投金额门槛较低、投资期限较多等优点,受到众多个人投资者的喜爱。

上半年发行规模达4070亿元

据中国证券业协会近日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证券公司已累计发行16477只收益凭证,累计发行规模达4070.19亿元。相比来看,去年全年收益凭证累计发行22252只,发行规模8182.66亿元。今年上半年的发行数量和规模已是去年全年的74%和50%。

按发行场所来看,今年上半年,券商通过报价系统发行收益凭证共4396只,发行规模为1558.08亿元,占近四成;通过柜台市场共发行12081只产品,发行规模为2512.1亿元,占六成。两大收益凭证发行场所占比情况变化不大。

事实上,随着备受关注的资管新规落地,收益凭证因其“保本特性”,在市场上一直受到热捧。

据《证券日报》记者了解,截至2018年6月底,未兑付的收益凭证的收益结构仍以固定收益型为主。6月份,以固定收益型为收益结构的产品占84.24%,非固定收益型(浮动收益型、固定加浮动收益型、二元结构收益型和其他类型)为15.76%。

从发行数量和规模来看,今年上半年也呈持续增长趋势,市场需求量逐渐升高。

整体来看,收益凭证发行数量已连续5个月攀升。证券业协会最新数据显示,6月份,证券公司新发行收益凭证共3327只,创年内新高,较5月份增多33只。另一方面,发行规模虽有所波动,但整体来看为增长趋势——6月份为792.66亿元,5月份为857.64亿元,4月份为712.98亿元,均比第一季度单月规模要高。

301家上市公司抢购

收益凭证发行情况持续升温,二级市场的销售情况也十分火热。

从机构投资者角度看,今年以来,上市公司购买收益凭证产品的次数和规模呈井喷式发展。据《证券日报》记者不完全统计,今年上半年已有301家上市公司使用闲置募集资金购买收益凭证产品。

从个人投资者角度看,收益凭证的起购金额为5万元,多为短期理财,大部分产品期限在1个月至6个月之间。据了解,一些有本金保障的固收型收益凭证,7天定期能达到6.4%的发行利率,而浮动收益类产品最高曾接近10%。

不难想象,券商发行的收益凭证产品在投资市场是一块“香饽饽”。《证券日报》记者据证券业协会公布的场外证券业务开展情况报告统计了解到,今年上半年,收益凭证发行资金规模位居前三位的是中信证券、中信建投证券以及海通证券,前6个月的发行规模分别为305.7亿元、268.72亿元、248亿元。收益凭证发行规模超过200亿元的券商还有中国银河证券,发行规模为218.33亿元。这4家券商中,海通证券的发行只数遥遥领先其他券商,今年上半年已发行1550只收益凭证产品,收益凭证业务领先于业内。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中信证券盈利能力良好,未来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低。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