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记者 陈冬生
一家中资金融机构高管回忆当年赴港的工作经历时表示,十多年前,在中环上班首先要学好英语和粤语。如今,在金融机构林立的中环和上环,普通话已成通用语言,甚至出现了普通话的补习班。证券时报·券商中国记者靠着“识听不识讲”的蹩脚粤语在香港可以比较顺畅地采访和工作。
还有一个有趣的现象是,中环高昂的租金,使得一些外资,甚至摩根大通、瑞信等知名外资正在撤离,搬到了九龙、观塘等性价比相对较高的地方;大量的中资机构进驻中环。
这些现象背后,折射的是中资金融机构在香港市场的崛起。
香港作为传统国际金融中心,众多国际投行、银行和资产管理公司在香港设立子公司或办公室的时间悠久,市场竞争激烈。
以证券行业为例,和内地券商的牌照制度不太相同,香港证券市场中介机构细分为10类牌照,而且门槛也相对较低。根据香港《证券及期货条例》规定,任何人士进行受规管活动必须向香港证监会申领牌照。获发牌照的团体或个人即为“香港证监会持牌人”。在香港,只要合法取得相应牌照即可从事相应业务服务,因此香港证券市场的中介服务提供商,不仅仅限于券商,同时其他任何机构,例如银行、资产管理机构、产业公司等都可作为中介提供服务。
在香港这个自由市场中,按照牌照执行的分业监管下,证券行业各类业务均面临“僧多粥少”的局面。截至2018年一季度末,香港市场共有持牌机构637家,远远超过内地券商数量。
仅从券商来看,又主要分为三股力量:外资、港资和中资。银行系的中资券商在香港布局较早,包括中银国际、工银国际和交银国际等。而券商系的中资券商,2008年以前,前10家获得中国证监会批准进入香港市场的中资券商包括招商证券、申银万国、国泰君安、海通证券、中信证券、国元证券、广发证券、中金公司、华泰证券和国都证券等。
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受益于国际大行的战略收缩,内地资金全球配置的需求增加,香港中资券商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时机,大量的中资机构进入香港证券市场并进行业务扩张。通过时间的积累和兼并收购,中资券商已成为香港证券市场的重要力量。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港交所网站披露,目前共计13家机构为权证牛熊证发行商,其中11家都是外资投行/银行,仅有两家中资券商——中银国际和海通国际,而这两家也是仅有的跻身A组券商的中资机构。
不过,和外资大行相比,中资券商还存在一些短板,比如,缺少具备全球化分销网络和能力,缺少具备国际影响力的投资银行家等等。中资券商要成长为真正的国际大行,还需要继续努力。在高度开放自由的香港市场,谁能成为最后的胜利者,答案还得交给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