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诸多传统金融机构还在重资产领域“厮杀”,中国平安已经“事了拂衣去”,计划抢占智能科技领域的先机,通过向金融机构输出模块化服务,来拓展轻资本模式下的新利润来源。
在11月20日举行的中国平安2017投资者日上,平安管理层正式向外界宣告“金融+科技”双驱动战略的开启。与此同时,经过多年的蓄势和铺垫,平安大量投入并孵化的创新科技及互联网平台持续“开花结果”。不难预见,双驱动战略将成为日后平安盈利与价值双提升的新利器,有助于平安进一步加固核心竞争力。
寿险行业消费升级是否可持续
今年以来,保险板块在A股表现“一骑绝尘”,其中,中国平安率先刷新了历史最高价。市场人士将上涨归因于整个保险业尤其是寿险正处于快速成长期。投资者最关心的是,支撑保险股“齐舞”的驱动因素能否持续?中国平安的核心竞争力体现在哪里?
在投资者日活动现场,中国平安首席财务执行官兼总精算师姚波回答了投资者三个焦点问题:寿险行业消费升级是否可持续?平安寿险有什么竞争优势?如何正确解读“剩余边际”这一重要指标?
在回答第一个问题时,姚波明确表示,寿险业的持续消费升级是顺应社会趋势的必然结果。“这主要体现为:人口老龄化加剧和医疗费用上涨,导致寿险需求不断扩大,居民收入提升和保障意识增强使保险需求得以实现。另一方面,我国保险业仍处于较低发展水平,居民保障缺口不断扩大。”在此背景下,他笃信,未来寿险行业空间巨大。
那么,在行业空间巨大的大环境下,平安寿险的竞争优势体现在哪些方面?姚波坦言,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领先的代理人队伍、庞大的集团客户群、正确的产品策略、卓越的经营管控。
姚波透露的一个颇具“含金量”的数据,反映出平安这些年来价值经营成效的凸显。截至2016年末,平安寿险的剩余边际为4547亿元,较年初增长30.5%,过去6年复合增速为23.3%。剩余边际摊销是保险公司未来会计利润的主要且稳定的来源,这意味着,平安寿险的利润“池子”规模较大且不断增长,为业绩提供了较强的安全边际。
科技如何为平安产生轻资本收入
为便于投资者更深入地理解双驱动战略,中国平安首席运营官兼首席信息执行官陈心颖在现场深度解析了平安布局科技领域的具体路径图。
经过这几年的蓄势和铺垫,平安在金融科技上斩获的成效已经凸显。“目前,平安在五大科技技术水平上已经全球领先。”陈心颖说,这五大科技主要是平安生物识别、平安大数据、平安AI+脑、平安壹账链和平安云。
科技水平全球领先的背后,是平安每年投巨资在科技研发上的决心与魄力。陈心颖透露,近10年来,平安已累计投入500多亿元,用于研发金融科技、医疗科技、人工智能等创新科技。
姚波在接受上证报记者采访时坦言,过去,传统的资本为平安带来了丰厚的回报。未来,新科技、新技术将会为平安的价值带来质的飞跃,将产生轻资本的收入。
那么问题来了,科技如何给平安带来轻资本收入?中国平安管理层给出的答案是:为行业输出模块化的金融科技服务。也就是说,平安的科技技术不仅可以反哺集团内部,还要输出至集团体系外的生态圈。姚波告诉记者:“平安近年来大力度推进开放性平台建设,持续深化‘3.0开放平台’,对外输出平安多年以来积累的核心科技。”
目前,平安的科技平台已向四大生态圈输出科技服务,价值逐渐变现。这四大生态圈分别是:金融生态圈、医疗健康生态圈、汽车服务生态圈、房产生态圈。“到2022年时,这四大生态圈的潜在市场规模预计可达到550万亿元。”陈心颖说。
过去5年(2012年至2016年)来,上市保险巨头们的业绩持续高速增长。其中,在保费收入、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内含价值、新业务价值这四个核心指标上,中国平安的增速分别为16%、33%、22%、34%,而上市同业加总合计数据的增速分别为7%、17%、18%、25%。
在业内人士看来,有着金融与科技双重基因的中国平安,未来的核心竞争优势将体现在场景、数据及价值转换上。据了解,陆金所目前已经实现盈利,随着将来金融科技平台的陆续盈利,平安的利润增速将迈上一个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