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市场的发展完善,意味着资本市场各个参与方的共同发展完善。投资银行是现代资本交易活动重要的组织者和执行者,是资本市场功能和创新的制度基础和逻辑主体,因此,要建设国际领先的、具有世界竞争力的资本市场,其核心就是做大做强投资银行。
就如何建设世界一流投行,万博新经济研究院副院长刘哲昨日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一是深化改革,加快推进金融双向开放,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二是回归投行的业务本源,培育研究能力、定价能力和金融创新能力,提供多元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逐步提升投资银行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承担起价值发现的职能,形成投资银行融资业务的核心竞争力。三是优化收入结构,降低纯佣金收入的占比,提升资产管理收入、咨询收入以及其他综合收入比例,从单一的交易通道服务向综合服务发展。
“要打造国际一流投行,应当提升我国证券行业的集中度,打造证券业‘航母’。”中国证券业协会执行副会长欧阳昌琼表示。有数据显示,与银行、保险行业相比,我国证券行业的集中度明显偏低,前十家券商资产、收入、净利润占全行业的比重仅为47%、46%和54%。
欧阳昌琼进一步解释,提升行业集中度可以支持证券公司补充资本金,通过增资扩股、发行上市等方式扩大规模,也可以通过行政主导或者市场化方式推进行业的兼并重组,将证券公司做优做强做大,实现集团化经营和专业化管理。
实际上,近年来证券业一直在探索进一步提升综合竞争能力。目前,证券业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包括行业功能定位、发展路径存在偏差,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不足;勤勉尽责不够,适当性管理不足,投资者保护不力;合规风控基础不牢、水平不高,严重落后于业务发展等。
从行业发展看,当前中国证券行业商业模式同质化严重,多数券商定位和特色仍在摸索中。华泰证券首席分析师沈娟表示,一方面,国内券商延续多年单一化的、通道式的、传统的商业模式,同质化严重。另一方面,小型券商缺乏核心竞争力,生存空间承压。我国证券业进入门槛较低,存在许多达不到规模经济的微型券商,不利于资源有效配置。
值得关注的是,近日,证监会明确提出,全面提升投资银行服务能力。对于相关金融机构提出的整合投行类业务与机构、设立功能突出的投行实体的申请,结合证券行业对外开放积极予以研究推动,努力探索建设富有国际竞争力的投资银行。
川财证券研究所所长陈雳说,投行类业务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因此监管层鼓励相关金融机构发展一流投行,提高金融机构服务实体经济水平。基于上半年市场环境和监管层重视金融机构服务实体经济的导向看,投行业务规范性和集中度将继续提升。投行业务整合将是必然。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这既是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必然要求,更是证券业开放提速下的重要一步。今年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尤其是在放宽外资持股比例限制的落地,对国内券商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在双向开放不断扩大的趋势下,把外资“请进来”的障碍已扫清,而中国本土券商如何更好“走出去”是个更值得重视的问题。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金融与证券研究所所长吴晓求表示,“国内证券业的内部竞争已经很充分了,但是没有特别著名的投行,尤其是没有具备国际影响力的国际投行。未来可能会通过重组的形式产生出国际型大券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