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即将提升到5000元的消息,引起各界热议。
经济学家、北京中博联创经济策划中心主任李从国长期从事经济研究,准确预测了2011年、2018年两轮个税起征点调整的额度。2011年5月,他曾提前49天预计个税起征点将调整到3500元;2015年12月,他又发文预测下一轮个税起征点将提高到5000元,这个预测在近期正在审议的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中提到初步证实。
记者就本次个税起征点提高问题采访了李从国。李从国还作了进一步的预测,他认为,个税法修正案(草案)目前提出的个税起征点额度是每月5000元,提升的额度与2011年的提升额度一样,都是提高了1500,幅度没有变化。好不容易再提升一次,幅度没有改变,对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由“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转化为“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意义没有体现,估计在征求意见后最终有可能会在提升幅度上有所扩大,最终个税起征点提升到每月5500元。这样以提升额度增大来体现咱们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
个税标准的提高,实际上跟随了国家经济形势和经济发展的变化,随着GDP的增长和经济增长,个税标准提高也是势在必行的趋势。目前,在政府的各种开支都不能减少的情况下,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的提高,也是政府一种平衡的选择。国内经济增速下行,股市、个人消费均呈现低迷状态,而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的提高在让大多数人受益的同时,无疑会增加财政的压力。李从国说,现在个税调整的实质是关系到民生问题,在通货膨胀等因素的影响下,人们的生活成本比以前更大,也就是说,钱越来越不经花了。在总收入不变的情况下,在这方面的支出多了,那么在那方面的支出就会少,而少交税的钱就能用来个人消费。
1998年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以来,我国财政支出规模快速扩大,用于基础设施等公共物品方面的公共投资规模也逐年增加。随着经济建设型政府向公共服务型政府的转型,地方政府公共投资的效率问题日渐受到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公共投资的目的在于提供公共产品,其具有极强的社会公益性和宏观调控性。在发展中国家公共投资效率低下是常见的,因为无法保证决策至优和调动民智民力积极参与,而且重复建设、无由建设、供需脱节等时常发生。改革进入深水区,很大一部分就是要改变这种情况。然而为了保持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政府又不得不付出容忍低效率的代价,肩负日益增长的财政压力继续前行。
从目前实体经济发展低迷短期内很难看见曙光的情况看,未来财政的压力会加大,因此即使政府想再提高个税起征点改善民生,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的。但对我们这样的人口大国而言,稳定一定是压倒一切的,稳定是最大的利益,因此个税起征点低的痛苦短期内不可能有明显改善。十年内个税起征点也不可能提升到每月1万元。
那么,未来个税的起征标准会不会继续调整、提高?李从国认为,“提高到5000-5500元这个区间后,未来10年都很难提高到1万元。”目前我国个人所得税工资薪金所得的费用扣除标准为3500元,如果生活在大城市且仅取得工资薪金所得,该费用扣除标准略低。他举例,3500元的收入在一线城市可以说是很低,在二线城市要想保障基本生活也略显困难。因此,按照国际上的惯例,如果生活成本已经超过上次确定费用扣除标准的生活成本的30%以上,则说明费用扣除标准需要进行调整了。国外的费用扣除标准大多是根据通货膨胀率的不同,每年进行调整。
“总体而言,个税起征标准的提高对个人来说是好事,尤其是对于刚参加工作、收入不高的年轻人来说。”李从国说,这也有利于让中低收入群体保持有尊严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