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后管理能否赋能PE/VC构建核心竞争力

来源:证券时报 作者:卓泳 2018-06-11 16:42:04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近二十年来,中国风险投资行业从粗放式发展逐渐步入精细化发展阶段。不少投资人明显感觉到,以往广撒网的传统投资方式到今天已经遇到了一些发展瓶颈,因此提出是时候加强投后管理和管控,也视其为风险投资过程中很重要的环节。究竟,投后管理是否能赋能一家投资机构,是否成为构建PE/VC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元素?6月10日,在2018(第二十届)中国风险投资论坛上,来自国内多家一线创投机构负责人就此话题展开了热烈讨论。

投后重要但投前更重要

近二十年间,中国的风险投资机构数量增加了十几倍,还有许多产业资本、民间资本纷纷入局,竞争已至白热化阶段。因此,有许多业内人士认为,在越来越“僧多粥少”的时期,投后管理成为一家机构的核心竞争力。

在毅达资本董事长、创始合伙人应文禄看来,如果从时间维度来划分,投后的时间会更长一些,可以说是“三分投七分管”,但从管理的角度来看,则应该是“七分投三分管”。“投之前的价值判断,对企业的尽职调查、对条款的把握、对价格的谈判,我觉得是至关重要的。”应文禄认为,从风险管理的角度来看,投前环节更重要,“要使机构健康持续地发展,千万不能被所谓的三分投七分管迷惑了我们的双眼,更重要的是前端”。

对于投和管的关系,同创伟业创始人、董事长郑伟鹤则做了两个形象的比喻,投资就像“关键先生”,在企业需要的时候、关键的时候出手投资,管理就要做“中国好资本”,即善意智慧地帮忙但不添乱。另外,郑伟鹤强调全产业链投资,即投的不仅仅是企业这个项目,还要协助他拓展上下游,中间还帮忙做一些资本的安排、人员的组织等等,做全产业链的服务。此外,郑伟鹤还强调投资机构要成为企业的“超级合伙人”,一定要有一个好的心态来支持企业的发展,“要站在一个高度,帮他看一些方向性、战略性的东西”。

浙商创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陈越孟也赞同上述观点,他认为,投资阶段是一个价值发现的阶段,投后管理是价值提升和价值变现的阶段。“从价值提升来看,投后管理是一个全产业链的增值服务的过程,从横向来看,可以为他打通各方面的资源,从纵向来看,可以给所投企业进行产业链深度整合。”而从价值变现来看,投后管理就要做相应的退出设计,这样既能提高所投项目的成功率,也能提高基金的综合收益。

熊猫资本合伙人李论则认为,作为中早期的投资人,投后管理其实是个学习的过程。“我们通过投后管理,积累大量企业的实际运营情况,知道我们后面的投资到底应该持续加注还是适当踩刹车。”在李论看来,投资人跟企业更多是一种陪伴的关系,也是一种相互学习的关系。

投后管理要做“天使”

还是“魔鬼”?

在实际投资过程中,投资机构常常因为理念的不同而发生矛盾和冲突,而很多的冲突主要由规则产生,在这种情况下,投资人究竟是扮演天使还是魔鬼?如何把握其中的度?

“有时候要扮演天使,有时候则要扮演魔鬼。”应文禄认为,投资机构和被投企业之间最重要的是沟通,但对他而言,沟通有两个前提:第一是投资的项目一定要做领投,第二是要有董事会,这是他投资的文化和底线。

应文禄认为,与被投企业之间的矛盾其实可以扼杀在摇篮里,“当你发现问题时,没有能力去表达、去沟通、去处理,就已经埋下了可能做魔鬼的种子了。”在他看来,有些问题是可以用时间换空间的,可以在条款中约定。“投资机构真的不能简单地做一个财务投资人,要有投资背后的增值服务能力。不想在事后做魔鬼,就要在事前做好天使,互相信任很重要。”

律师出身的郑伟鹤则认为,一切都可以依据约定来执行。“现在很多企业投完后不按时开股东会,不按时提供财务业务信息,这个时候就要根据法规和协议来。”他认为,不能简单地从魔鬼的角度来理解,应该从法规的角度出发。

陈越孟同样认为要按照协议来处理,“我们本质对LP高度负责的态度,按照协议来理性地处理,协议规定怎样就怎样处理。当然,对于一些非常有诚意的创始人,从企业健康发展的角度出发,中间有一定的弹性。”

深圳市新恒利达资本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贾君新总结出的经验教训是:一方面投资机构要认同企业的愿景和使命;另一方面投资机构要和团队的性格、人品匹配,是否志同道合很重要。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到投资机构事后是扮演魔鬼还是天使。

产业资本面前

如何彰显竞争力?

最近五年,中国产业资本发展迅猛,前有BAT,后有京东、小米等,此外,还有动辄几千亿的超级国企央企的投资平台,对传统PE/VC带来一定的竞争压力。在这些巨资面前,PE/VC该如何取得自己的竞争优势?

“做投资我始终有个基本原则,真的不能做简单的财务投资人,而要做一个产业投资人,所有的投资经理都应该是某个产业中很牛的人。”应文禄始终认为,做产业投资人是风险投资机构非常重要的内容,这也是竞争的底气所在。

而在郑伟鹤看来,四个方面可以与巨头错位发展。第一,除了有竞争的实力,还要有竞争的策略。“要避其锋芒,挖掘自己的优势领域。”第二,在投资标的的选择上,大机构看的都是中后期项目,传统VC就可以投天使、AB轮。第三,要和巨头们成为朋友,了解他们的需求,成为合作伙伴。第四,保持自己的风格和优势,“你的竞争力就是专业化,往一些独特的领域走去”。

陈越孟认为,跟产业资本的竞争,可以用差异化和精细化来区别。而在李论看来,产业投资人也是传统PE/VC的同行,不应人为地放大他的影响力,也不要过分地希望他们能接盘。“我们不应被他们左右我们的决策。”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