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价值型基金呈现业绩和规模两旺的势头。部分价值型投资风格的团队的产品受到追捧,不少优秀的价值型基金业绩迭创新高。
价值投资好像在A股市场突然灵光了,这是不少基金持有人的感受,也激发了相当数额的资金买入价值型股票和价值型基金,造就了一个又一个的销售爆款。
这是对的么?
从价值投资的本来意义上说,上述“靠近”价值投资的行为,恰恰可能是反“价值投资”之道的。
有人归纳了一下执行价值投资风格的机构的投资特征,通常以下三条是必不可少的。
首先,关注上市公司本身的经营情况和价值,从准确判断公司中长期经营状况中发掘投资机会,即“赚公司成长的钱”。
其次,在股价低于价值的相对低谷时买入,即“逢低买入”。
最后,注重风险控制。对投资概率非常关注,注重在个人有优势的领域和范围内投资,通常回避胜率较低的短期高频操作,即“不熟不做”、“能力圈内投资”。
这三点决定了价值投资者的买卖行为。独立于大众普遍情绪而执行的,其交易方向和市场整体相比是逆向的,往往是站在中长期角度考虑问题的。
那么,在如今的市场环境下,出于对价值型基金短期业绩的认可而追逐申购价值型基金的做法,显然并不符合上述的任何一条。其一,这种申购行为显然是顺势的。其二,这种申购行为似乎也没有对价值投资本身的投资原理和业绩波动特征做太多了解。其三,这种申购行为显然是中短期行为。最后,这种申购行为还带有一定的情绪化和攀比的心理特征。
这样的申购行为和规模如果达到一定的比例,可能导致比较糟糕的投资结果。
对基金经理而言,他可能被迫面临管理组合的现金流动方向和其投资意愿背道而驰的境地。而对基金持有人而言,如果不能对价值投资风格的年度收益和排名有一个正确的预期,那么投资者很可能在未来某个时段,面对“低于预期”的效果而采取“止损”行为,最终导致不佳的投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