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经济体系的 创造者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许鑫 2018-09-17 10:25:34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在美国建国史上,亚历山大·汉密尔顿(Alexander Hamilton)无疑是个被低估的人。由于对权力的渴望,对工商业及金融业的支持,对联邦秩序的执着,他被戴上了“秘密的保王党”、“权力野心家”等帽子,以至于在今天的华盛顿特区没有一座有关他的纪念碑。然而,汉密尔顿对美国的影响事实上比绝大多数总统都要深远。他是美国首任财政部长、美国中央银行之父、美国货币之父,美国国家信用体系之父、美国税收之父,由他执笔的《联邦党人文集》是美国宪法精神的经典栓释。

毕业于耶鲁学院和牛津大学的罗恩·彻诺(Ron Chernow)在上世纪70年代开始作家生涯,1986年专注于历史传记写作,如今是美国最负盛名的历史传记类作家。除了非虚构类书籍,罗恩·彻诺还不停地给《纽约时报》和《华尔街日报》投稿,参加电视秀,对政治、经济、历史等广泛的话题发表评论。2011年,罗恩·彻诺因2010年出版《华盛顿:一生》获传记类普利策奖和美国历史书籍奖。罗恩·彻诺尤其擅长经济类的历史人物传记,20多年前,他就因《摩根之家:美国银行王朝与现代金融的兴起》获得过非虚构类国家图书奖。在《汉密尔顿传:美国二百年国运的真正缔造者》中,他以翔实的资料,立体地呈现出一个奋进又忧郁、骄傲又自卑,言辞犀利又多愁善感,超越时代又被时代所局限的汉密尔顿。

如同很多传记一样,罗恩·彻诺严格按照时间顺序描绘了汉密尔顿短暂而壮阔的一生。

汉密尔顿出生在英属西印度群岛,10岁失去父亲,12岁失去母亲以及母亲的全部财产,被一个堂兄收养,随后这个堂兄自杀。同一年,他还失去了姨母、舅舅、外祖母。他与哥哥于是都成了孤儿。为了谋生,汉密尔顿不得不早早地在商行里帮工。然而,也正是在商行里的卓越表现,以及文字上的天赋,汉密尔顿得遇贵人:英属西印度群岛的商人们资助他赴美国读书。读书期间,汉密尔顿开始参与美国独立的历史进程。独立战争给汉密尔顿崭露头角的机会。在独立战争中,汉密尔顿给华盛顿当了4年的首席幕僚,负责大陆军的后勤供给、人员协调和财政来源。汉密尔顿并非文弱书生,在约克镇战役中,他的勇气和军事才华都得到了赞誉。

在独立战争后的制宪会议上,汉密尔顿发挥了积极的角色。美国政治文献中仅次于《独立宣言》和《美国宪法》的《联邦党人文集》中,三分之二的文章由汉密尔顿撰写,他阐述对美国未来的设想,希望能赢得制宪会议的支持。

在制宪会议上,汉密尔顿开始与终生的政敌——杰斐逊相遇,并首次交锋。杰斐逊代表的共和党主张限制中央政府的权力,实行平民政治;汉密尔顿代表的联邦党支持建立强力政府和精英政治。制宪会议是这两种声音的妥协,但早期的美国,由于对欧洲王权的恐惧,还是杰斐逊的声音占了上风,这一点在之后杰斐逊和汉密尔顿的总统竞选中一览无余。然而,随后的200年美国历史表明,汉密尔顿的远见超越了时代。虽然时有反复,但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确实越来越集中,已远远偏离了杰斐逊所代表的共和党人的设想。

首次交锋当然不会是最后一次交锋。自立宪会议后,杰斐逊和汉密尔顿的政治理念斗争贯穿两人的一生,并绵延后世,开启美国共和党、民主党百年之争。政治理念的交锋,难免带有政治斗争常有的攻讦,杰斐逊阵营的人曾污蔑汉密尔顿等人有贪腐行为。但两人还能在公开场合辩论,以选票定输赢。也可以说,是汉密尔顿的那套制度构想打造了美国,而那套制度最终成就了汉密尔顿。

美国独立后,汉密尔顿成为首任财政部长。在给华盛顿当幕僚期间,汉密尔顿就负责财政供给,因此,当所有美国人都在庆祝胜利时,汉密尔顿却忧心忡忡。他很清楚,当时的美国,是个经济上贫弱且碎片化的国家。汉密尔顿着手在三个方面塑造美国的经济体系。首先是和英国和解。由于美国短时间内不可能在外贸上摆脱英国的影响,因此,汉密尔顿强烈支持与英国和解,维持相对较好的关系,恢复对外贸易。第二是统一金融体系。美国在独立战争期间发行了形形色色的债券,国家信用岌岌可危。汉密尔顿提出建立美国银行,发行纸币,统一并偿付形形色色的债券,重塑美国的国家信用。第三是支持制造业。汉密尔顿是美国开国元勋中少有的认识到制造业对一个国家的作用的人。在给国会上报《关于制造业的报告》后,汉密尔顿开始实施贸易保护;鼓励外国先进技术流入美国;保护私有产权;改良交通运输。

在一个政治学者眼里,财政部长的职位与《联邦党人文集》的主要作者相比,不值一提。但笔者作为经济工作者,却以为汉密尔顿在财政部长位置上表现出的前瞻性和对后世的影响,远远超过《联邦党人文集》。汉密尔顿所处的时代,几乎所有的文明都对金融、信贷、商业、制造业坚决鄙视。杰斐逊梦想的国家就是田园牧歌。一直到19世纪末,大多数美国人还仇视大城市,仇视金融体系。有对比才明白,汉密尔顿多么有远见,多么超越时代。

如果不是汉密尔顿的一系列经济措施,美国的上限不过是一个大号的拉美国家,或许至今还在中等收入陷阱里挣扎;下限则可能无法顺利通过早期的艰难时期,或许各个州四分五裂,死在襁褓中。美国自19世纪末超越英国成为最大的工业国,到20世纪上半叶依靠庞大的工业生产能力打赢两次世界大战,再到20世纪下半叶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全球经济金融的主导地位,无不建立在汉密尔顿奠定的经济系统之上。从更广的范围来看,当下,欠发达的国家希望工业化,工业化的国家希望在全球金融秩序中获得话语权,从某种意义上说,源头都可以追溯到汉密尔顿。

汉密尔顿不平凡的一生在46岁的决斗枪声中戛然而止。这场决斗在今天看来毫无意义。现代人无法理解为何汉密尔顿要参加这样一场决斗,也不知道为何他要故意把抢打偏。在此两年前,他的儿子也因为一场决斗而死。可能,汉密尔顿仍然无法逃脱,那个时代所谓的“荣誉”的桎梏。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