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消费贷来势凶猛 金融科技催生高增长

来源:证券时报 媒体 作者:段久惠 2018-04-04 07:13:54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在过去一年,银行消费信贷业务可能是增长势头最迅猛的业务之一。证券时报记者统计16家银行的消费贷数据发现,消费信贷借力金融科技实现高增长,正日益成为银行零售转型的重要突破口。

多家城商行

去年消费信贷额翻倍

银行个人贷款业务包括住房贷、生产经营贷款、信用卡、综合消费贷款和其它贷款,个人消费贷的占比一般不超过三成,尤其是在农商行。但在过去一年,银行消费信贷业务可谓增长迅猛。

在已披露年报的银行中,证券时报统计了16家银行具体披露的个人消费贷数据。其中,赴港上市的城商行重庆银行、甘肃银行、中原银行的个人消费贷同比分别增长了319.29%、181.66%和120.24%,均为一倍以上的年增长率;而城商行中的哈尔滨银行,消费贷占个人贷款业务的63.7%;盛京银行、张家港行、哈尔滨银行等,消费贷也都以超过30%的高增速扩张。

高速增长之下,银行之间的竞争也日益激烈,建行、中信、浦发等此前以对公业务见长的银行,也加大了对消费贷的倾斜。2017年,建行个人银行业务利润总额占比达到45.95%,较上年提高2.16个百分点,建行介绍,个人消费贷款新增同业第一,该行(非集团)个人消费贷款1.93千亿元,较上年增加1.18千亿元,同比增幅156.74%。

光大银行去年的个人消费贷362亿元,同比增长27.72%。值得注意的是,在多家股份制银行的财务报表里,消费贷的高增长体现在了其快速增长的零售贷款业务中。比如,招商银行综合消费贷款等其他贷款占零售贷款比例,同比提升了0.48个百分点;平安银行全年累计发放消费金融贷款2.71千亿元,贷款余额达到3.56千亿元,较上年末增加86.35%。

金融科技催生

线上消费贷高增长

从银行披露的情况不难发现,多家银行新增或推动线上渠道,带来了消费贷款快速增长。

农业银行去年消费信贷1.38千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5.5%,主要是由于“网捷贷”、个人自助质押贷款等中短期线上消费贷款增长较快;建行“快贷”电子渠道个人自助贷款余额1.56千亿元,新增1.27千亿元;平安银行打通网上银行、手机银行、微信、门户网站等互联网渠道,打造一站式自助消费贷款平台。

而像重庆银行,去年个人消费贷同比大增319%,还采取与第三方合作互联网贷款产品,比如联合其它机构推出“微粒贷”、“快E贷”、“捷e贷”等,丰富个人消费贷产品结构。

“银行有庞大的客群和资金成本优势,渠道和服务线上化之后,服务效率更高、服务半径更广,轻资产的消费贷自然得到快速扩张。”浙江某城商行人士评价,商业银行业务结合金融科技发展,出现良好的协同效应。

截至2017年末,银行口径的消费贷约为6.8万亿,占GDP和消费支出的比重约为8.2%和21%。平安证券研究团队认为,消费升级、征信、大数据风控和营销等的发展,监管部门对现金贷及个人消费贷的调控等,都将带来国内商业银行在消费贷业务上的巨大空间,未来我国消费信贷市场也将从原来单一化的信用卡分期模式走向多元丰富的产品体系,线上化、大数据应用将是重点。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平安银行盈利能力优秀,未来营收成长性良好。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低。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