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势突围 多家新锐VC/PE实现超募

来源:中国证券报 作者:刘宗根 2018-07-25 10:54:27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本报记者 刘宗根  

尽管年初以来募资市场持续低迷,但是仍有不少投资机构实现突围。近期,多家VC/PE顺利完成新基金的募集,部分机构甚至出现超募或者提前结束募集的现象,并且出现多家新锐投资机构的身影。业内人士认为,新基金管理人获得LP(有限合伙人)的青睐,与其能够为创业者提供独特价值和资源不无关系。新管理人团队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默契程度与团队稳定性将成为未来影响业绩的风险因素。

有机构或超募数十亿

“目前具体的数额还不能确定,因为最后两笔钱还在等,数额随时都会变,但超过原定募资额是明确了的。”日前,北京某PE人士告诉记者,人民币三期募资比预想顺利,最终可能会超募数十亿元。

另一北京早期投资机构人士告诉记者,近期也有一只新基金实现超募,不过具体超募金额不方便透露,后续会选择在合适的时候公开。

上海某PE人士称,“日前,新一期并购基金首轮募资完成,最后交割本来预计是明年上半年,但这次从基金发起到首轮完成不到半年就搞定了。”据其提供的资料,该并购基金规模约50亿元人民币,除得到基石投资人的支持外,还吸引了多家主权基金、机构投资者和家族投资人的加入。

不过,整体而言,从数据上来看,上半年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募资情况并不乐观。投中最新数据显示,2018年上半年,完成募集基金规模341.12亿美元,约合2300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74.59%;数量为425只,同比下降19.51%。

即便如此,股权和创投私募的规模仍在增长。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6月底,已备案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2.59万只,基金规模7.20万亿元,较上月增加496.28亿元,增长0.69%;创业投资基金5693只,基金规模0.75万亿元,较上月增加101.84亿元,增长1.38%。

新锐基金表现抢眼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超募的基金中,出现了多家新锐投资机构的身影,这些新锐投资机构大多成立至今不足五年。“新锐机构俗称黑马,需要创始合伙人具有优秀过往业绩和合作经历,或者创始团队来自于产业,具有丰富的产业洞察力和资源。那些专注于特定领域,例如医疗、物流、新消费等领域的中小机构,如果能够给创业者提供独特的价值和资源,就更易获得LP青睐。”投中研究院院长国立波对记者表示。

淳石资本执行董事张仁全告诉记者,对于新管理人,首先看团队的能量、团队历史业绩,以及获取收益的投资逻辑;其次,在投后服务和管理上不能掉队,要能够让LP有途径、有节奏、有效率地获取到基金投资的进度、投资项目发展,以及退出、分配等信息。

不过,他同时表示,“获得青睐”与股权投资本身一样,是一个持续的长期概念,不能一蹴而就。“要获得持续的‘爱’,就要付出相应的‘心意’,最核心的是为投资人挣到满足其心理预期的收益,也就是基金业绩、退出率和流动性都要持续相对有优势。”

宜信财富与清科研究中心日前联合发布的《中外私募股权母基金投资策略之First-TimeFunds研究报告》显示,随着被投企业数量的不断攀升及对企业成长性的考虑,投后服务显得愈发重要。这对于新管理人团队的精力分配形成了一定的挑战。这些新机构在后续运营过程中,内部管理和收益分成机制需要持续完善。此外,对新机构而言,投资团队由于成立时间较短,团队默契仍需磨合,团队稳定性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团队合力能否实现“1+1>2”的效果也未知,这些都将成为影响业绩的风险因素。

“其实分化一直都存在,只不过在目前形势下更能引起大家关注。无法给LP带来理想回报的GP(普通合伙人)注定逐渐被市场淘汰。中国的人民币基金历史较短,缺乏业绩基准,随着未来数据的积累,分化趋势会更加明显。”国立波表示。

张仁全认为,市场是逐步趋于理性的。理性的资金会流向收益性更高的投资机会,未来市场将属于有持续回报溢价的机构。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