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农业农村部举行发布会,一季度农业农村经济运行开局良好。农业农村方面投资快速增长,农业农村部将围绕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强化科技支撑、推进产销衔接、整治农村人居环境等领域采取PPP等方式,优化农业农村的投资环境,引导更多社会资本、金融资本投入。
农业农村投资增长
农业农村部发展计划司司长魏百刚表示,一季度农业农村经济运行开局良好。第一产业增加值达8904亿元,同比增长3.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4226元,实际增长6.8%,延续“双增长”势头,主要在于种养业生产形势较好、农业结构持续优化、农业绿色发展势头良好、农村一二三产业加快融合发展、农业投资快速增长等。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一季度全国第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达2900亿元,同比增长24.2%,增速比去年同期高4.4个百分点,比第二产业高22.2个百分点,比第三产业高14.2个百分点。魏百刚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推动一季度投资增加。
据农业农村部统计,前两个月民间投资达919.3亿元,同比增长24.4%,比去年全年增幅高11.1个百分点,占固定资产投资的81.2%。同时,投资领域拓宽,对农产品加工业、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农村电商、农业特色小镇等新产业的投资增加明显。此外,一季度涉农领域公开披露的并购事件31起,投资规模达87.86亿元,同比增长70%。
养殖规模化提升
据农业农村部统计,一季度前两个月,畜牧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7.4%,大部分投向规模化养殖场。
从养殖类上市公司近期公布的对外投资情况看,多家生猪养殖公司在周期低谷进行投资布局。新希望六和拟投资32.05亿元新建年出栏200万头商品猪聚落项目;大北农拟投资8000万元,建设吉木萨尔县种养循环50万头生猪产业化项目一期。整个项目全部完成后投资金额约10亿元。
畜牧业司副司长王俊勋表示,畜牧业结构正在优化,标准化规模养殖得到大力发展,畜禽养殖规模化率达到58%。畜牧业实现了从分散养殖到规模养殖转变。
畜牧养殖区域结构也在优化。畜禽养殖业向环境承载容量大的地区和粮食主产区转移,生猪养殖北进西移、蛋鸡养殖东扩南下成为趋势。一季度,受生猪价格行情低迷影响,生猪产能调整和转移仍在进行,能繁母猪存栏环比、同比均有所下降;产品结构优化,肉蛋奶的结构持续调整;奶业迈向全面振兴,优质特色畜牧业快速发展。猪肉占肉类比重下降到62%,一季度生鲜乳生产同比略增,牛羊肉产销两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