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级工作的相关法规落地,有利于推动和促进评级市场的开放,促进国内评级行业的健康发展。”中诚信国际信用评级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中诚信国际”)研究院高级分析师余璐在接受中国证券报采访时表示,境内评级机构应积极应对评级行业开放带来的挑战和冲击,而随着我国评级市场、债券市场进一步对外开放,未来海外投资者参与中国债券市场的程度有望不断加深。
中国证券报:如何看待境外评级机构入局国内市场?
余璐:随着《银行间债券市场信用评级机构注册评价规则》等相关法规落地,为境外机构进入国内市场开展评级业务提供了明确的准入程序,有利于推动和促进评级市场的开放;另一方面,也有利于监管部门对各评级机构进行分类管理,促进国内评级行业的健康发展。
可以预见的是,随着评级市场的对外开放,境内评级机构将直面外资评级机构的业务竞争。对比来看,外资评级机构最核心的优势在于其在较长的发展历程中积累了相对完善的数据基础和国际经验,拥有一定的声誉。
然而,境内评级行业也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例如,境内评级机构的评级方法是经过二十多年在中国债券市场的评级实践中逐步完善而发展起来的,与国外评级机构相比,无论是指标的客观性和准确性,还是数据的完整程度,或是模型的适用性和可操作性,境内评级机构更能反映中国市场实际。
中国证券报:国内评级机构应如何应对国际化挑战?
余璐:外资机构的进入,对国内评级行业还是会有一定的冲击和影响,但冲击力度相对有限。
从投资者的偏好来看,海外投资者由于对国际评级机构更了解,可能会更偏好使用国际评级机构的评级结果。同时,进行全球资产配置的机构,出于对组合可比性的考虑,可能会选择使用外资评级机构的评级结果。此外,对一些创新型产品,如资产证券化产品,市场对外资评级公司的认可度可能更高。
境内评级机构应当积极应对评级行业开放带来的挑战和冲击。其一,境内评级机构应加强品牌建设,注重声誉资本的积累,积极推动国际化进程,积极参与境内企业境外发债及境外企业境内发债评级工作,推动自身的国际化进程;其二,应不断加强自身能力建设,进一步完善评级技术及评级方法,加强评级机构业务和内控管理,提升评级服务质量,积极应对国外评级机构的竞争;其三,应当加强人才建设,本土评级机构更应当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培养,保持评级从业人员的专业性和稳定性,从而更好地应对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
中国证券报:随着债市对外开放的稳步推进,对外资有多大吸引力?
余璐:目前境外投资人持有我国境内债券的总规模较少,仅为存量规模的2%左右。评级市场的开放无疑会增加海外投资者对中国企业的了解,为其更多投资信用类债券创造条件。
未来随着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持续发展,以及境外机构对债券市场了解的深入,海外投资者参与中国债券市场的程度有望不断加深,投资债券品种可能逐步由利率债向信用债扩展、由低风险向高风险品种扩展、由基础债券品种向结构相对复杂的资产证券化等衍生品种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