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购重组市场急需遏制新股高溢价怪象

来源:证券时报 作者:詹晨 2018-01-11 00:00: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随着对兼并重组、突击增长等“保壳”手段的监管加强,近年来市场上“炒壳”热情有所下降,“壳”资源态势明显。然而,新股高溢价的怪状不改,并购重组最大难题依然难解。

2017年并购重组委共召开了78次会议,审核了169家企业重组案例,通过率逾93%。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数量的明显下滑,重要原因就是壳价值贬了,但卖方心态还是没有变化,依然希望把壳卖出高价,交易自然难成。

另一方面,2017年以来IPO审核进程加快,然而放行后新股溢价情况并没有出现明显变化。市场上,新股上市后紧接着数涨停板,资质稍微好一点的企业都选择IPO。

如此两种情形引发的最直接的结果就是:不仅是借壳,上市公司产业并购也常碰到,出让方开口就是未来3年平均承诺利润的15倍,价格上根本谈不拢。

新股高溢价的怪状,就像北京的雾霾天一样,首先学术上要重视它的制度根源。

一边在灭壳,一边又在造壳。烂公司上市后就变成壳公司,很多行业的产业重组无法推行。本来上市和并购重组应该是一对好伴侣,互相能解决各自无法解决的问题,但是现在价格上买方和卖方差了十万八千里,交易自然没法达成。

并购重组趋于理性是好事情,但是新股高溢价的问题却是致命的,必须要尽快解决,否则资本市场的资源优化配置功能就不复存在。一边在资本市场造壳,一边是龙头公司想买壳买不着,这对中国的产业都构成很大影响。

不论IPO公司的利润规模有多大,也不论该公司是否属于产能过剩行业,新股上市以后基本都能获得70亿~80亿元的总估值,对于不少新股上市公司来说,其真实的资产价值可能只有5亿~10亿元,剩余的估值则主要来源于上市公司附加的壳价值。这意味着,以往的新股发行在消除市场整体泡沫的同时,也在制造新的泡沫。

为此,监管部门在探索IPO发行合理速度的同时,应尽快落实借壳上市等监管政策,让借壳上市不再具备监管套利空间,大幅降低上市公司附加的壳价值。

只有当新股上市不再具有巨大的壳价值以后,业绩不好或过剩产能行业的公司IPO难度才可能提高,甚至发行失败,企业不管好坏不再一味追求IPO,这样不仅IPO通道不再拥挤,已上市的行业龙头企业也可因此获得更多的市场化并购机会。当业绩不好的上市公司壳价值趋近于零以后,上市公司彼此之间的产业整合必将更为顺当,资本市场助力行业内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才可获得显著效果。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