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5日,浙江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开幕。浙江省省长袁家军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5年来,浙江干成了许多既该干又能干成的大事,全省生产总值迈上5万亿台阶、财政总收入跨过1万亿大关,发展方式发生了根本性转变,经济社会建设取得了历史性成就。
回顾过去一年,浙江着力抓改革促活力,省属国有企业公司制改革基本完成,省国有资本运营公司挂牌成立,海港国有资源整合深入推进,空港国有资源整合基本完成。同时,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获国务院批复并加快建设,中国(杭州、宁波)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深入推进,全省跨境电商交易额增长55%。
在抓转型促升级方面,浙江全面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省生产总值达到5.18万亿元,增长7.8%,质量效益进一步提高。其中,处置404家“僵尸企业”,淘汰2690家企业落后产能,整治4.7万家脏乱差小作坊;不良贷款率由2.17%下降到1.64%;去年,浙江加快培育发展新动能,启动实施企业上市和并购重组“凤凰行动”计划,全年新增境内外上市公司96家,上市公司实施并购337起。大力培育和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三新”经济增加值预计达到1.25万亿元,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37.1%。
在今后5年发展的目标任务中,袁家军指出,确保到2020年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此基础上继续砥砺前行,高水平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力争到2022年,浙江全省生产总值超过7万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2万元;居民、企业、财政三大收入持续较快增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7万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3.5万元,在“强起来”的历史进程中继续走在前列、体现浙江担当。
政府工作报告显示,要实现上述目标,需要深入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增创市场有效政府有为企业有利的体制机制新优势;大力发展以数字经济为核心的新经济,加快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加快建设大湾区大花园大通道大都市区;坚持以“一带一路”为统领,加快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等工作。
以大力发展以数字经济为核心的新经济,加快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为例,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突出之江实验室的引领作用、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的平台作用、高等院校的支撑作用。聚焦数字技术、生物技术等实施一批省重大科技创新项目,大力发展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新产业和一批重量级未来产业,做大做强数字经济。
近年来,浙江以首个国家信息经济示范区建设为主抓手,积极营造数字经济生态,以数字经济为标志的新经济,正在加速崛起。
中国“新四大发明”(高铁、网购、支付宝、共享单车)中,网购和支付宝这两个在浙江诞生。“云”上银行、无人超市、移动支付、互联网法院、互联网医院等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大量涌现。相关统计显示,2017年前三季度,浙江新经济规模1344亿美元,占GDP的24%,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31.9%。
袁家军指出,综合分析国内外发展环境和我省的发展态势,建议2018年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为:全省生产总值增长7%左右,城乡居民收入增长、财政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全员劳动生产率稳步提高,节能减排降碳确保完成国家下达目标,争取更高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结果。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做好2018年工作,需要着力抓好牵一发动全身的大事、攻克跨越关口的难事、办好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实事。包括以更大勇气更大力度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打好跨越关口的三大攻坚战;着力培育发展新动能等。以培育发展新动能为例,将加强科技创新,在人工智能、柔性电子、量子通信、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新材料、清洁能源等领域实施一批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同时,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八大万亿产业;另外,将加大传统产业改造力度,加快推进“互联网+”“标准化+”“机器人+”技术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