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业协会潘光伟:
提升银行资管业务竞争力
7月13日,2018年两岸暨港澳银行业财富管理论坛在青岛举行。中国银行业协会专职副会长潘光伟表示,理财产品在不断满足投资者投资需求、为投资者创造收益的同时,也要通过合理配置各类资产,直接或间接地将资金投向实体经济,有力支持中国经济的发展。
会上发布的《2017年中国银行业理财业务发展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末,银行理财产品存续余额达29.54万亿元。理财产品秉承低风险配置思路,产品结构再优化。2017年全年为投资者实现收益11854.5亿元,首次突破万亿元规模,收益增幅达21.30%。
银行财富管理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
潘光伟在会上表示,财富管理领域将迎来更多结构性机遇,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财富规模大幅增长,为财富管理行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二是财富资产配置结构进一步优化,驱动财富管理发展。三是投资者的财富管理心态和观念日趋成熟,财富管理市场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
“资管新规发布后,商业银行财富管理进入了新的规范调整期,回归了资管业务的本源,也面临着一些转型与挑战。”在潘光伟看来,转型与挑战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第一,产品形态和产品体系将迎来转变。资管新规在打破刚性兑付、产品和投资者分类、净值化管理和价值计量等方面的规定,将打破现行的产品形态、产品体系和客户分类。尤其当刚性兑付不再成为投资者考虑的关键因素时,基础金融资产的收益和风险将被及时反映并彼此对应,财富管理机构之间的竞争也将聚焦财富增值管理。
第二,投资将趋于标准化。潘光伟指出,资管新规在公募产品投向、三单管理、禁止资金池业务等方面的规定,将推动理财产品呈现“投资标准化”的趋势。
第三,销售体系面临转型。具体而言,资管新规将投资者划分为不特定社会公众和合格投资者两类,对合格投资者的准入标准予以明确,并对投资者适当性管理、信息披露以及代销机构资质管理等提出了明确要求。
第四,投研能力需进一步提高。尽管理财规模高速增长,商业银行在投资方面的主动管理能力却没有跟上,距离精细化、专业化还有一定差距。潘光伟指出,要加大人才引进力度,造就一批精通国际业务规则、知晓客户、熟悉境内外资产配置的精英型财富管理师队伍。
银行业财富管理应更注重转型发展
潘光伟表示,为适应资管新规要求,银行业财富管理应更加注重转型发展。一是要加强投资研究,提升资管业务核心竞争力。二是要细化分层,提升客户管理和综合服务能力。三是要以需求为本,提升产品创新和研发定价能力。四是要前瞻布局,推动资管业务专业化综合化发展。五是要借助金融科技,积极推进跨界合作。
具体来看,在加强投资研究方面,潘光伟认为,商业银行可充分发挥对宏观经济、各类政策的研究优势,提升以大类资产配置为核心的投研能力,构建以研究为基础、多个专业投资团队并行的“宏观+中观+微观”全方位投研联动体系。
在提升产品创新和研发定价能力方面,商业银行财富管理应向以客户需求为本、以净值化产品为标准的方向转型,打造可以满足各类风险偏好投资者需求的产品服务体系,提升产品风险计量和定价能力,减少对通道机构的依赖。
潘光伟提出,在资管新规导向下,商业银行对于资管子公司的布局正在提速。设立资产管理子公司,可以建立起有效的风险隔离制度,也有助于引入市场化机制,提升专业化运营能力。还可以进一步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推动公司治理机制和架构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