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时达转债之后,5日上市的宝信转债再演首日破发的场景:以破发开盘,全天的交易时间里,交易价格从未攀至发行价之上。这意味着,蜂拥“打新”可转债的投资者们又一次全线被套。
事实上,除了这两只上市首日便破发的可转债外,此前一度给出20%左右套利空间的可转债们,近日也纷纷加入了破发大军的阵营。一时间,中签率媲美新股的可转债“打新”杀机四伏,许多投资者开始回避其中的风险。业内人士表示,在A股市场近期结构性大调整的背景下,可转债的“股性”几乎丧失,“债性”渐渐成为估值的重点,这可能会在一段时间内压制部分转股价值极低的可转债表现。
“债性”压倒“股性”
可转债是一种同时兼顾“债性”和“股性”的投资品。一般情况下,投资者会更看重可转债的“股性”,即转股价和正股二级市场价格之间的价差,其中隐含的期权价值常常会体现在可转债的交易价格中。但如果“股性”降低或者丧失,作为一种债券的可转债,其“债性”就会逐渐突出。
上海某债基的基金经理向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近期A股市场出现了较为极端的结构性调整,许多股票的短期跌幅惊人,这其中也包括了部分可转债的正股,这极大地打击了这些可转债的“股性”,让投资者转而寻求“债性”保护。而如果按照债券来估值,可转债较低的利率必然会导致其交易价格跌破面值,直至其收益率逐渐靠近市场利率。
可转债的“破发潮”骤然来袭,不仅让许多投资者陷入泥坑,也令投资可转债的机构面临尴尬。如银华转债B,12月4日,银华基金发布公告,截至12月1日,银华转债B级份额的基金份额净值为0.433元,到基金合同约定的不定期份额折算阈值0.450元以下,将以2017年12月4日为份额折算基准日办理不定期份额折算业务,这也是今年首只触发下折的可转债基金。
盲目“打新”渐退潮
受部分可转债“打新”后套利高达20%左右的影响,越来越多的投资者会参与到可转债的“打新”之中,导致可转债的中签率急转直下。不过,随着“破发潮”的来临,投资者们开始反思自己盲目“打新”。
某券商营业部负责人告诉记者,从客户咨询情况来看,许多客户并不了解可转债的投资属性,而舆论一度将可转债“打新”渲染成为无风险套利,引发了很多投资者盲目跟风。不过,随着新债上市首日就出现破发,前来咨询可转债“打新”的客户已经减少,逐渐回归理性投资。
业内人士则提醒,可转债是投资专业性更强的一个投资品种,此前的盲目“打新”其实是一种不理性的投资行为,市场用自己的法则教育了投资者,告诉他们,可转债投资同样需要专注于研究基本面,A股的“结构性”行情也会同样在可转债中上演。该人士表示,可转债还存在配售的机会,因此,持有正股的投资者,也要认真对待可转债的配售机会,评估配售与二级市场买入之间是否存在价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