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大湾区支持机器人与人工智能产业发展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朱文彬 2017-12-04 00:00: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12月1日、2日,以“共融全球智慧 驱动湾区发展”为主题的2017粤港澳大湾区机器人与人工智能大会在深圳举行,吸引了区域内“9+2”城市群代表以及全球众多机器人与人工智能领域的专家学者、企业代表参会。

出席本次大会的有多位来自粤港澳大湾区相关城市的政府代表,据他们透露,大湾区已出台相关政策,支持机器人及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香港特别行政区创新及科技局副局长钟伟强表示,香港目前正在加速培育一批人工智能方面的人才,特别是在金融、智慧城市、生物医药三个应用领域。

对于机器人的发展趋势,中科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丁汉认为,未来机器人的主要技术特征是人、机、环境共融,即能够与作业环境、操作者和其他机器人之间自然交互,自主适应复杂任务和动态环境。“共融机器人”是一大方向,与智能机器人相比,它的结构更为柔顺灵巧,可实现协同控制和多模式感知。

丁汉介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已经于去年7月正式发布“共融机器人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的重大研究计划,直接经费预算2亿元,执行期为八年。

“传统机器人已走到尽头,机器人正进入‘智’时代。”新松机器人总裁曲道奎说,今天的机器人已经跟云计算、AI(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深度融合,形成了一个新的机器人技术生态。

曲道奎认为,“智”时代机器人,一方面要进入新硬件时代,依托于新型控制器、边缘计算、新结构、新材料等;另一方面要进入软件制胜时代,由软件定义一切,其中AI技术是核心。“智”时代的机器人在交叉、融合、协同上的效力将越来越凸显。

在德国汉堡大学教授张建伟看来,未来的机器人关键技术还包括对环境的快速理解、基于传感的精细灵巧操作、高层知识的获取和学习、自然人机交互、跨平台运行开源软件等多方面。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机器人盈利能力一般,未来营收成长性较差。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