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监会全面修订《商业银行银行账户利率风险管理指引》,形成《商业银行银行账簿利率风险管理指引(修订征求意见稿)》(下称《指引》),并于24日起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据了解,此次修订主要体现在细化风险管理要求、规范风险计量和强化监督检查。
所谓银行账簿利率风险,是指利率水平、期限结构等不利变动导致银行账簿经济价值和整体收益遭受损失的风险,主要包括缺口风险、基准风险和期权性风险。银行账簿记录的是商业银行未划入交易账簿的相关表内外业务。
银行账簿利率风险是银行面临的重要风险。近年来,商业银行不断完善银行账簿利率风险管理体系,在风险管理、利率敏感性计量和压力测试等方面积累了一定经验。但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基本完成,新的利率市场环境对银行账簿利率风险管理的精细化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
《指引》结合了我国银行业实际情况,并合理借鉴了国际监管标准基础,内容包括:总则、风险治理、风险计量和压力测试、计量系统与模型管理、计量结果应用和信息披露、监督检查、附则七个章节,以及名词解释、利率冲击情景设计要求、客户行为性期权风险考虑因素、模型管理要求、标准化计量框架、监管评估六个附件。
银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介绍,《指引》修订的主要变化有三点。
一是细化风险管理要求,规范风险治理架构和管理政策流程,强化系统建设、模型和数据管理要求,细化计量结果的内部应用和报告要求。
二是规范风险计量,明确规定利率冲击情景和压力情景的选取要求和要素,根据银行系统重要性和业务复杂程度,设计差异化的监管报表计量框架。
三是强化监督检查,明确监管机构对商业银行的风险状况定期评估要求及相应监管措施,提高非现场监管报表报送频度。
《指引》还强调商业银行在适用相关监管要求时应遵循匹配性原则,进行差异化的风险计量。具体而言,商业银行应将银行账簿利率风险纳入全面风险管理框架,建立与本行系统重要性、风险状况和业务复杂程度相适应的银行账簿利率风险管理体系,加强对银行账簿利率风险的识别、计量、监测、控制和缓释。
针对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和邮政储蓄银行等系统重要性较高的全国性商业银行,《指引》设计了更具风险敏感性的标准化计量框架,包括引入六种利率冲击情景、细化重定价时间区间、考虑客户行为假设等。对其他中小商业银行,仍主要沿用现行监管计量框架。
据悉,为给商业银行在制度和系统等方面留有准备时间,《指引》预计2019年1月1日起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