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总监 的迷茫与无奈

来源:中国证券报 作者:郭新志 2018-04-27 11:58:32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长期以来,财务总监虽为上市公司重要高管之一,却极少抛头露面。这固然与其职业特点以及相关法规有关,但他们掌握着上市公司核心机密,对公司的真实情况最为熟悉,加上其核心职能与“投融资”相关,自然成为我们调研的重点。

与外界所想的不同,每家上市公司对财务总监的角色定位不太一样。例如,有的财务总监说,他在公司只负责银行融资渠道,其他的基本都是董秘负责,财务总监配合而已。也有的财务总监说,很多公司出于风险控制,一般成立类似“投资决策委员会”之类的机构,委员来自各个部门:董秘从合规性角度审查,财务总监从财务角度审查,研发人员从技术角度审查,经营部门则从市场角度审查……由全体委员表决通过,老板拍板后,最终提交董事会……尽管如此,投资、融资仍是财务总监要参与的重要工作。

只不过,带着这两方面的问题与他们交流时,企业的财务总监们言语中充满了迷茫与无奈。一方面,在金融去杠杆的大背景下,融资渠道收紧、融资成本上升,一些企业甚至因为成本高而放弃了已获批的公司债发行。积攒多年的银行关系,在这个特殊的时期依然是“嫌贫爱富”,即便是磨破嘴皮获得贷款,银行还要附加其他条款,综合融资成本依然在上升。另一面,即便是账上有资金,这些财务总监需把“稳”字放到第一位。“好项目待价而沽、差项目无人问津。”何况如今投项目,被投资方还得看看上市公司自身质地如何,生怕上市公司“沾自己的光”。于是,投资就如“相亲”,得“两厢情愿、门当户对”,导致成功率不高。

或许正是因为这种迷茫,上市公司财务总监感到束手束脚,但也不能不干事。于是,购买银行保本型理财产品似乎成了不二选择。因为,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又上升了——这间接反映了市场资金的状况。

当然,优质上市公司情况大不相同。例如,当多数上市公司财务总监抱怨综合融资成本在7%以上时,浙江一家盈利能力较强的上市公司董事长透露,其公司的综合融资成本在5%。不仅如此,该公司近两年都进行了大规模投资项目,似乎并未感到投资难与融资贵。

不过,这样的案例在调研中并不多见。无论是清华经管学院中国金融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社会融资(企业)成本统计报告》,还是记者调研之中了解到的情况,结果都是相互印证——融资难的问题比较突出。

令人欣喜的是,近期高层再提“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力争到三季度末小微企业融资成本明显降低,这些表态无疑释放了重大利好信号。

我们希望这些政策早日落地,希望在下一年度回访这些财务总监时,从他们口中听到的不再是无奈。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