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年春节前夕,持股还是持币这个问题都是投资者关注的焦点。在趋势投资时代,持股的判断基于历年春节后指数表现的优劣频次,持股的选择标准则基于高送转题材为主的业绩浪。步入价值投资时代之后,持股与否的判断有了更客观准确的工具,即全球化的估值比较。
以指数趋势作为判断依据,虽然历年统计数据显示春节后指数上涨的概率高于指数下跌的概率,但我们会发现这些统计数据只能覆盖节后首日或者数日的指数表现,并不能够涵盖一个季度甚至全年的指数表现。借鉴海外成熟市场的慢牛趋势,投资者更希望把握的是较长周期的指数波动趋势,此时全球各主要市场之间的估值比较就有了用武之地。
以1月末全球市场估值统计数据为标准,我们发现:恒生国企指数是9.53倍PE,上证50指数是12.88倍PE,恒生指数是13.34倍PE,中证100指数是14.21倍PE,沪深300指数是15.29倍PE,标普500指数是26.88倍PE,中证500指数是27.51倍PE,纳斯达克100指数是28.63倍PE,中证1000指数是32.69倍PE,纳斯达克综指是36.23倍PE,创业板指数是39.14倍PE。由此可见,全球市场估值最便宜的指数都在中国市场,虽然中小创指数明显高估,但其高估幅度与美股指数相比并不夸张。
蓝筹指数估值是衡量市场价值的基准,全球市场投资者配置资产都青睐增强型指数投资工具——红利指数。将基于中证100指数和标普500指数的两只红利指数估值进行比较发现,中证红利指数估值是10.82倍PE,标普红利指数估值是15.62倍PE,A股市场指数投资工具还是优于美股市场指数投资工具。综上可见,目前A股市场在全球市场中处于价值洼地的位置,颇受海外价值投资者青睐,因此春节前持股策略当是首选。
业绩浪的评判标准则从高送转转型为高分红。根据海外成熟市场的经验,蓝筹股的高分红标准是年现金回报率在3%以上,单一蓝筹股存在业绩波动的非系统性风险,因此海外市场投资者往往选择高分红蓝筹股组合的“狗股策略”或者红利指数进行投资。虽然A股市场蓝筹指数物有所值,但已有部分蓝筹股估值超越了行业估值上限,因此投资者把握业绩浪宜选择“狗股策略”或红利指数。
业绩成长是业绩浪永恒的话题,目前周期股业绩回暖趋势明显,这得益于供给侧改革不断推进。20世纪80年代美国、日本等国家亦经历过供给侧改革,时间周期在5年左右。我国的供给侧改革始于2016年,因此目前周期股处于业绩回暖周期。值得投资者注意的是,针对业绩已复苏和业绩即将复苏的周期股须采取不同估值方法,前者使用3至5年平均业绩为基准的周期调整市盈率,后者运用股价现金流折现比率的“标准化度量值”,单年盈利为基准的传统PE估值方法易造成周期股的价值误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