赚企业的钱 不赚博弈的钱——访清和泉资本董事长刘青山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陈玥 2018-03-05 00:00: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清,代表湿润;和,代表和顺、通畅;水善润万物而不争,取的就是这个意思。”一个冬日的午后,清和泉资本董事长刘青山向记者娓娓道来,言谈间更像一位语文老师,偶尔才流露出专业投资人的锋芒和犀利。

如今,在众多网站上还能找到关于刘青山的介绍:中国第一代明星基金经理,参与筹建华夏基金、湘财合丰基金(泰达宏利前身),曾任泰达宏利基金总经理。2015年,刘青山投身私募江湖。经过两年多的适应和探索,他已经开辟出一片崭新的天地,而这片天地的边界还在不断扩张。

阅尽市场沉浮 转身海阔天空

2014年对于私募基金行业来说是个历史转折点。年初多项新规出台,私募基金正式被纳入监管,开启了私募自主发行之路。到了下半年,二级市场持续回暖,天时地利人和三者同时具备,促使公募基金的“老将”、泰达宏利基金总经理刘青山下定决心开始一段新的征程。

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坎坷的。清和泉正式成立已是2015年5月,面对市场的大涨和转瞬即来的下跌,刘青山也有些始料不及,只能轻仓以待,等待转机。那个时期不少新成立的私募产品遭遇清盘,而清和泉的产品不但回撤有限,而且在市场稳定后业绩增长很快,这些都和刘青山多年积累的投资经验密不可分。

“主要是因为风险控制得很好,我们活下来了。这是最重要的,活着才能有未来。经过了两年被市场认知的过程,对清和泉来说,2018年应该是个收获之年。”刘青山信心满满。2017年市场风格趋向价值投资,公募基金整体表现出色,而“公募派”的私募业绩更胜一筹,清和泉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回望过去两年,在刘青山看来,点点滴滴都是珍贵的积累。“私募的目标很单纯,就是给投资人赚钱,投资人的利益就是你的出发点,所有的事情都围绕于此。行业也在不断洗牌,如果没有正确的投资理念,业绩的持续性和波动性都难以控制。像我们在公募基金中工作过多年的私募,还是希望行业不断发展、自身不断进步,提高自己对投资的理解。我们也很清楚什么钱能赚,什么钱不能赚。”

对于资管行业的前景,刘青山充满信心。他认为,未来行业发展的空间会越来越大。2017年资管新规出台之后,套利模式被进一步打压,对净值型产品的需求增加。真正做投资的专业机构将会受到追捧,这是整个行业面临的大机遇。

注重理念认同 打造独特模式

一城如同一人,在私募领域表现得尤为明显。基金管理人不单要进行投资决策,他的管理理念也决定了整个公司的运行模式和发展方向。但对于曾经是明星基金经理、后又担任过公募基金总经理的刘青山来说,两方面都驾轻就熟,游刃有余。

刘青山并不认同博弈制胜,通常会做更接近本源的思考。“投资的本质就是未来的现金流,去找一些真正能产生自由现金流的企业,能够覆盖风险并实现收益和风险匹配。我们要赚企业的钱,而不去赚博弈的钱,也不赚对手的钱。这就是我们长期的思路。”

关于投资标的的选择,刘青山表示,首先行业和公司要能看两到三年,太长了可能看不清楚。其次会关注整个行业竞争的态势及行业发展空间,企业必须是内生增长而不是外延式增长。最后是以合适的价位买入。“除了以上这些标准,好的企业如果价格太贵我们也会放弃。我们的目的是实现客户的目标,并不一定要赚最多,而是要可持续性盈利。”

“我们只在长期看好的行业里投资,并不是什么钱都赚。在高端制造、消费升级、医疗和电子等领域中,一定能寻找到好公司。”刘青山解释道,“本质上就是巴菲特的滚雪球理念,坡要足够长,雪要足够厚,对企业来说就是‘护城河’要足够宽,这样雪球才能越滚越大。比如一开始投资一分钱,往后能赚一角钱,赚一元钱,越往后赚得越多,就应该做这样的投资。所以,我们的换手率极低,阶段性的机会对我们来说意义不大。”

在刘青山看来,“长钱”虽好,理念的认同更加重要。

“我们注重找一些和我们投资理念相匹配的钱。”刘青山说,“我们也曾经接触过一些不满足于平稳增值、希望长期持续获得高回报、希望我们什么机会都能抓住的客户,后来发现并不适合走在一起,就分手了。”

对于产品的管理以及后续的规模扩张,刘青山颇有野心,他致力于打造一个能够完全复制的商业模式。“我们是纯股票多头,所有的产品都是同一个策略。我们将选取好企业的标准形成框架传递给研究员,将软经验变成硬知识,坚守好企业,不赚快钱,这样业绩增长和稳定性都有保障,即使规模快速扩张也完全能够承载。”

理性投资之春 聚焦效率驱动

2018年伊始,在写给投资人的一封信中,刘青山一句话概括了自己的观点:理性投资的春天来了。

2017年“漂亮50”余波仍在荡漾,清和泉便提出了新的年度关键词:效率驱动。刘青山认为,经济总量增长、流动性变化、风险偏好强化这几个影响市场整体环境总量因素的边际变化在减弱,在系统性风险与机会不明显、总量逻辑有限的背景下,影响市场的长期核心因素已转换为效率驱动。因此,在2018年,股票市场的吸引力将大幅提升,而消费服务和高端制造行业将脱颖而出。

具体到投策层面,刘青山认为,市场有望从估值盈利双轮驱动向盈利驱动为主转换。关于中长期确定性的投资机会,刘青山认为股权类资产最为显著,医疗保健、消费服务、精密制造和科技将持续领跑,而重资本行业的相对收益大幅落后。

刘青山认为,2018年不要纠结于大小票的风格切换,应关注以下几点分化:盈利和估值匹配度的分化、优质资产和劣质资产的分化、业绩确定性和业绩不确定性资产的分化,以及自身造血和外部输血资产的分化。

春天是播种的季节,也是充满希望的季节。清和泉经过两年的稳步发展,正在经历规模扩张的“大年”。除了刘青山,公司的投研体系还有另外两位重磅人物,分别是投资总监吴俊峰和研究总监赵群翊,两人均有十几年的投资经历。吴俊峰曾任泰达宏利投资部总经理,管理近百亿元资金规模,长期业绩优异;赵群翊曾任泰达宏利基金研究主管,所管理的产品曾获股票型基金长期优胜奖。作为曾经长期并肩作战的同事,三位投资大佬理念契合,相知甚深,构成了投研坚不可摧的“铁三角”,主导日常投资决策的执行。

对于投研团队的建设,刘青山倾向于招优秀的年轻人自己培养。刘青山不止一次地强调,要做可复制的事情。“要把艺术变成商品,变成工业化的东西,实现批量生产才能形成商业模式。”他认为,如果直接挖市场上的成熟人才,或会承担理念不契合的风险。如果从头开始培养,就可以将好的经验、理念转化成标准和流程,不是单纯依靠个人,而是整套系统协同运转,投研团队拧成一股绳,为共同的目标努力。

刘青山说:“不要给自己设置边界,这样才能走得远、做得大。投资者越来越聪明,他们要看到真正的实力,而不是投机取巧,这也是我们长期奋斗的目标。”

在与刘青山的交谈中,“效率”一词被反复提及。“投资方面,我们一直致力于做一些简单又有效率、越做越有效果的事。”在生活的志趣方面,如何高效追求快乐的生活,也是刘青山坚持的目标。刘青山说:“要把投资当作一件快乐的事,不能把它当作一件痛苦的事。如果要像巴菲特一样做一辈子投资,健康的身体和乐观的心态一样都不能少。”日常生活中刘青山注重工作与生活的平衡,经常打打球,爬爬山,做到事业有声有色,生活有滋有味。

“人生很短暂,不留遗憾才是最好的人生。思考清楚自己的价值观是什么,哪些能接受,哪些可舍弃,然后再一步一步地去实现目标,这才有意义。”刘青山笑得云淡风轻。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