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在岸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单日下跌380个基点,创近两个月来最大跌幅;离岸人民币汇率波动不大。分析人士认为,昨日在岸人民币汇价出现较大幅度下跌,有“滞后调整”的成分,同时也受到居民旅游用汇高峰的影响,这些短期因素并不会改变人民币汇率持稳运行的大格局。
创两个月最大跌幅
25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上,人民币对美元即期询价交易开盘报6.8584元,较9月21日16:30收盘价低194个基点。开盘后,人民币即期汇率惯性走低,上午最低至6.8656元,较前收盘价跌266个基点;午后,人民币一度围绕6.8636元展开拉锯,直至15:50前后出现一波“跳水”走势,汇价很快跌破了6.87元,16:30收盘价报6.8770元,较前收盘价跌380基点,跌幅为7月30日以来最大。夜盘交易中,在岸人民币在创出6.8821元的低价后有所企稳,截至25日18:30,在岸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报6.8753元。
25日,香港市场上,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在连跌两日后波动收窄,亚市阶段一度反弹至6.8584元,后回到6.8688元的前收盘价附近盘整,截至25日18:30报6.8700元,较前收盘价跌12基点。
25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设于6.8440元,较上一日调低83个基点。
两因素致汇价大跌
据市场人士分析,25日在岸人民币汇率出现较大幅度波动,主要受如下两方面因素影响:
一是前收盘价未反映上一交易日夜盘交易及“中秋”假日期间国际市场变化。25日,在岸人民币收盘跌380个基点,是相对9月21日16:30收盘价而言的,该收盘价报6.8390元,处于9月中旬以来的高位水平。但受到美元指数上涨的影响,21日夜盘,在岸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已回落至6.86元。另外,24日我国外汇市场因“中秋节”假期闭市,国际市场上美元指数继续小幅走高,香港市场人民币对美元收盘跌至6.8688元。
二是临近“国庆”长假,市场迎来居民旅游用汇的高峰期,银行对美元流动性需求上升。长假前居民用汇需求上升,对外汇市场短期供求关系的影响在近几年已有所显现,且呈现逐渐加重的态势。
市场人士认为,这两方面因素的影响均不具备太久的持续性,25日的汇价下跌已对前期积累的调整压力进行了充分反映,长假后旅游用汇需求也有望回落,近几日人民币恐保持偏弱走势,但脱离近期运行区间的迹象不明显。
另值得一提的是,25日人民币中间价调整幅度较小,定位要高于市场预测水平,这说明“逆周期因子”在继续发挥熨平市场波动的作用。在相关部门强化宏观审慎管理的背景下,人民币对美元再现持续大幅贬值的可能性并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