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记者 李小平
从最初的家庭式作坊,到2017年搬迁至钱塘江畔的传化大厦,传化智联总部经历了4次搬迁。
“在过去30年的发展历程中,传化每一次办公地点的变动,都折射出传化事业的创新发展,都推动传化事业迈向了更高的发展阶段。”日前,证券时报系“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在行动”采访团走进传化智联,公司董事长徐冠巨在对话证券时报副总编辑成孝海时如是说。
靠着2000元借款和一口大缸起家的传化人,已经在化工业务走了30多年。在其聚焦的纺织化学品业务上,传化智联已成长为该领域的国内冠军。同时,公司2016年通过收购荷兰拓纳化学,开展国际整合,加快国际化发展,进一步夯实了在全球的行业前列地位。
数据显示,传化智联2017年实现营业收入192.15亿元,同比增长135.29%;扣非后净利润2.57亿元,同比增长253.91%。业绩跳跃式增长,源自公司旗下物流业务的爆发。
传化集团在物流领域耕耘已有18年,2015年通过资产注入进入旗下上市公司平台传化智联。在数据智能时代大背景下,传化智联积极布局智能物流领域,广泛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现代化技术,通过智能技术、装备不断提升物流服务效率和运营管理的智能化水平,已初步建立智能物流生态布局。
到2017年底,传化智联已开展业务的公路港城市物流中心项目65个,累计全国化布局160多个项目,覆盖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实现入驻公路港物流企业数7276家,公路港平台内企业产生营业额达328.01亿元,平台内的企业累计纳税达12.71亿元。一张覆盖大江南北的中国货运网和供应链系统服务平台正在形成,丰富的场景、巨大的流量、庞大的数据等使得传化智联逐步形成了“中国物流大脑”。
目前,我国低效率高成本的物流环节,正成为制约实体经济竞争力的重要瓶颈。提升物流效率,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是推动实体经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动力。而传化物流在过去10多年中探索出的“物流+互联网+金融”为支撑的“中国智能公路物流网络运营系统”,已成为我国公路物流效率提升的重要解决方案。
创新“公路港”物流模式,传化物流如今拥有全国最大规模的“公路港城市物流中心”网络,得到国家部委和各级政府的高度认可,并纳入国家交通运输部“十三五”规划。
徐冠巨表示,传化物流的理想结果,就是全国所有企业都在传化网上发货,都在传化网上调车,物流公司在传化网上做生意。通过像传化这样企业的努力,让我们国家的物流费用在GDP中的占比大幅下降,共同推动中国由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
(更多报道见A3、A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