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近日批复了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原则同意《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下称《总体规划》),并从城市空间布局、城市规模、生态环境保护、人居环境、特色风貌、城市运行和管理体制七个方面,对上海未来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
根据中国政府网公布的《国务院关于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国务院要求,上海的城市规划、建设与发展,要立足国际国内和本地实际,主动服务“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等重大战略,切实在全面深化改革、创新驱动发展、优化经济结构等方面下功夫,在深化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上有新作为,继续当好全国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为全国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作出更大贡献。
国务院还要求,上海要在《总体规划》的指导下,着力提升城市功能,塑造特色风貌,改善环境质量,优化管理服务,努力把上海建设成为创新之城、人文之城、生态之城,卓越的全球城市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上海财经大学自贸区研究院副院长孙元欣在接受上证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国务院批复从国家层面明确了上海城市到2035年的发展方向,上海要建设成为卓越的全球城市,这是上海长远发展的国家战略定位。
批复提出,上海要从长江三角洲区域整体协调发展的角度,充分发挥上海中心城市作用,加强与周边城市的分工协作,构建上海大都市圈,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级城市群。
“这意味着长三角的联动发展又将迎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下一步的联动发展进程将会更快,力度可能更大。”上海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张兆安对上证报记者表示。
张兆安认为,上海处在整个长三角区域中心城市的位置,接下来上海要继续发挥好辐射功能,利用四个中心建设,以及自贸区和科创中心的优势,为长三角各城市提供各种平台服务,如金融服务平台、贸易服务平台、航运服务平台、科技服务平台等,与各个城市一起共同打造长三角经济新的增长级。
孙元欣表示,上海未来发展要从上海大都市圈、长江三角洲区域、世界级城市群的视角出发,在服务长三角、服务全国的过程中实现发展。他认为,促进长三角区域整体协调发展,既需要政府部门的协同,更需要促进各类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充分发挥市场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
《总体规划》还明确,上海要严格控制城市规模。到2035年,上海市常住人口控制在2500万左右,建设用地总规模不超过3200平方公里。在生态保护方面,上海要切实做好节能减排工作,加快淘汰落后产能,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加强城市环境综合治理,加大对大气、水、土壤污染的治理力度,限期达到《总体规划》提出的各类环境保护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