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债“爆款”关键要多赢

来源:证券时报 作者:朱雪莲等 2017-11-09 00:00: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可转债并不是新鲜事物。作为进可攻退可守、兼具稳健与进取的投资品种,还有T+0、质押回购融资等多项功能,可转债却一直是A股的小众品种,不温不火。究其原因,主要是受条款繁多、计算复杂、波动很小、审批转股时间过长等因素限制,导致个人投资者不爱,上市公司也不喜。

2017年,可转债突成热词,更成四季度“爆款”。据统计,当前已有129家公司发布可转债预案,拟募集资金超过3800亿元,将远远超过转债市场1700亿元的历史最高容量。

归根结底,是监管层有形之手在发力。今年监管层频频加码重组、定增、减持等全方面监管,对可转债却一路放行,致定增市场萎缩,可转债由此上位,成为上市公司融资的重要渠道之一。9月初证监会放开可转债信用申购,让利一级市场给中小散户,在给力的红包效应下,申购可转债成了小散喜闻乐见的打新活动。需要指出的是,尽管蒙草生态可转债方案近日被否,但并不意味着监管层就此转向。可以预见的是,未来监管层积极支持可转债扩容仍是主流。

转债大扩容无疑是一种挑战。随着供给量大量增加,短期内会加大存量市场的估值压力,并带来新的问题和争议,对监管也提出了新要求,如大股东快速减持、首日涨幅透支价值、转债公司鱼龙混杂甚至可能整体质地下降等。此外,不断增长的一级市场申购热潮与日见萎缩的二级市场流动不足的矛盾也比较突出。目前个人投资者参与一级市场增多,主要都是在上市首日赚取差价,并不会介入二级市场,也不会改善其流动性,加上二级市场上主要是秉承中长期投资的机构投资者,如何更好地平衡一级市场与二级市场,尚需思量。

此外,由于A股缺乏做空机制,而转债进可攻退可守,在正股股价下跌时可凭借回售及转股价下修等条款来保证转债持有人利益,当然通过股价上涨推动转债价格上涨仍是最重要的盈利模式。在这样的盈利模式下,转债能否持续受到投资者热捧仍有疑问。

一个非常狭小、流动性不足的市场一定不会迅速发展壮大,转债市场的扩容对交易各方是多赢格局。扩容更多意味着机会,意味着新鲜血液的注入。一方面,发行可转债本身对公司质地有一定要求,对于业绩不错的上市公司来说,在定增等股权融资受限的情况下,发行转债不失为低成本的融资渠道。另一方面,对投资者来说,既能在一级市场上分享红利,也能在二级市场上获得更多筹码,形成良币驱逐劣币的投资环境。但如何让多赢格局维持下去,依然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

相比目前动辄每月新增几百亿的定增市场,转债市场体量仍然弱小。业内期待着转债市场借此契机大发展,与定增、配股、可交换债、私募债等形成多市场、多层次的投资融资渠道,成为A股市场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蒙草生态盈利能力较差,未来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