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行业有望迎来新一轮发展契机。上周末闭幕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不但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情况作出了判断,也对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此次大会对行业的影响还需待后续配套政策出台之后才能做出具体判断。而中央首次对环保行业的商业模式和投入机制进行重点强调,对商业模式清晰、现金流状况稳健的环保细分领域龙头企业显然构成利好,比如危废处置领域的东江环保、水务运营领域的国祯环保和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的葛洲坝等。
推进乡村环境综合整治受关注
相较此前召开的七次全国环保大会,此次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规格之高前所未有,彰显了中央对生态环境保护问题的高度重视。
大会把生态文明建设定位为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并提出确保到2035年,生态环境质量实现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
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依然被放在民生优先位置。大会提出,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是重中之重,要深入实施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要全面落实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从而实现“还老百姓蓝天白云、繁星闪烁”等目标。
国盛环保研报认为,未来非电大气治理和汽车尾气排放治理或将是重中之重。
此次大会还提出,要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打造美丽乡村,为老百姓留住鸟语花香田园风光;以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为主攻方向,推进乡村环境综合整治,国家对农村的投入要向这方面倾斜。
“这显示出在蓝天保卫战(气)、城市黑臭水体(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土)之外,农村环境治理已经成为下一阶段环保工作的重点。”有行业人士跟上证报记者表示。
市场化手段推动行业发展
此次大会提出,要充分运用市场化手段,完善资源环境价格机制,采取多种方式支持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
“这是从付费和商业模式角度来解决制约环保行业发展的关键痛点。”上述人士告诉记者。
他举例说,今年以来江阴、南昌等地自来水价进入提价周期,当资源品价格逐渐体现其稀缺属性后,一方面,公司主体和项目自身盈利能力提升,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参与(垃圾处理、污水处理项目必须以PPP方式进行);另一方面,也倒逼使用者提升环境意识,主动加大对环保以及对节能降耗相关技术和设备的研发投入。
由于环保行业自身具有公共物品属性,在部分市场化难以解决的环境治理领域,大会也提出,逐步建立常态化、稳定的财政资金投入机制,健全多元环保投入机制,研究出台有利于绿色发展的结构性减税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