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份起多家银行下调信用卡分期费用提前还款手续费不再全额收取

来源:证券日报 作者:毛宇舟 2017-11-07 00:00: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银行减费让利再行动。就在双11前夕,多家银行宣布下调信用卡分期收费项目,使得“双十一”的剁手党们无后顾之忧。

一直以来,银行信用卡分期提前还款,手续费仍需全额缴纳一直为人所诟病。近日,平安银行公告称,自2017年11月1日起,客户办理优享金、灵用金、由你分、消费专用备用金提前结清业务时,剩余未结清手续费不再全额收取,仅按提前结清本金的3%计收,计入当期信用卡账单(已入账手续费不退还),持卡人需要一次性清偿。

信用卡分期费用下调

中国银行业协会发布的《中国银行业减费让利支持实体经济倡议书》中提到,要认真执行银行业减费让利政策措施,持续改进服务技术、模式和业务流程,进一步挖掘空间,降低服务成本,促进企业降本增效。

事实上,近年来,银行收费项目不断“瘦身”,从针对个人账户收取的转账汇款手续费、异地取现手续费,到针对小微企业的融资服务费、顾问费,银行减免各种费用的力度不断加大。

在双11购物节前夕,多家银行宣布对信用卡分期费用进行调整。例如中信银行公告称,调整信用卡分期业务服务收费标准。本报记者对比此前的中信银行账单分期费率,可以看到,分期手续费率均有明显下调,其中1期费率从1.5%下调到1%,下调幅度高达33.3%。

另外,中信银行其他分期业务手续费也均有不同程度下调。

平安银行公告称,将对信用卡部分分期产品提前结清业务剩余手续费收取规则进行调整,自2017年11月1日起,客户办理优享金、灵用金、由你分、消费专用备用金提前结清业务时,剩余未结清手续费不再全额收取,仅按提前结清本金的3%计收,计入当期信用卡账单(已入账手续费不退还),持卡人需要一次性清偿。

除此之外,华夏银行等也根据自身业务情况,制定了不同的分期优惠项目,相较以往均有不同程度的让利。

一直以来,银行分期业务提前还款手续费全额收取,被持卡人所诟病,在许多银行官网,仍然注明,提前还款收取剩余手续费。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董希淼认为,收取全额手续费无可厚非,在签订协议时,双方均已知晓,且银行在办理业务时为客户留了授信额度并按照额度计提,对于银行而言,提前还款对银行的既定业务造成了影响,不能说是霸王条款。不过,银行这样减费让利的举措,合乎监管的指引,对于消费者而言也是一件大好事。

银监会在7月28日-29日召开的年中工作座谈会上提出,引导银行业主动减费,确保全年向客户让利不少于440亿元。 银监会副主席王兆星在9月时表示,近期银监会还从相关部门要求商业银行取消、暂停、减免若干个政府指导价和政府定价项目,引导银行金融机构对于市场调节的项目来主动减费让利,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主动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

减费让利见成效

银行对老百姓减负,银行业的监管费也得到了减免。为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经国务院同意,自2017年7月1日起暂免征收银行业监管费和保险业监管费,有效期截至2020年12月31日。

根据财政部和国家发改委联合发布的《关于暂免征银行业监管费和保险业监管费的通知》,免征的银行业监管费包括机构监管费和业务监管费,免征的保险业监管费包括机构监管费和业务监管费。免征上述行政事业性收费后,银监会和保监会依法履行管理职能所需相关经费,仍由中央预算安排资金予以保障。有业内人士表示,仅这一项减免,银行业的节省的监管费就达到了数十亿元。

自身的担子轻了,银行也能更好的为消费者减负。今年以来,各家银行除了对监管规定的业务进行减免费用外,部分银行也从自身出发,制定了部分业务的费用优惠活动。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表示,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大减费让利工作力度,农发行决定自2017年11月1日起,免收客户在该行贷款融资时的投融资顾问服务费用。据了解,3年来,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累计减少涉企服务收费超过10亿元。

浙商银行大力推行减费让利,切实帮助企业降成本。据浙商银行副行长徐仁艳介绍,一方面,浙商银行给企业“减负”,减免池化融资平台相关的各类收费,如平台服务费,票据托管、托收、查询、验票费等,两年来累计减免客户各项费用超过亿元。

包商银行对企业的部分收费项目进行减免,其中免费项目包括部分账户服务类、现金服务类、同城跨行(人民币)普通支付业务以及电子银行渠道的业务。2016年仅账户服务类优惠措施就为企业减免金额600余万元,实行收费优惠项目包括贸易融资类、投资银行类业务,2016年共计为企业减免4300余万元。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平安银行盈利能力优秀,未来营收成长性良好。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低。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