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民办教育受到资本的追捧。截至2017年10月份,仅A股市场已有60家教育相关企业。但2017年,因携程亲子园、红黄蓝幼儿园爆发的“虐童”事件,民办教育的监管“雷区”也受到更多的关注。
华熙基金创始合伙人、前国浩律师(深圳)事务所合伙人杜建敏是一名5岁孩子的父亲。因为注重孩子的教育,加上华熙基金专注于教育等大消费领域的投资,杜建敏在教育行业的投资有着深厚而独特的见解。他自2016年开始构思教育类和宏观研究的文章,并最终写下了民办教育的万字论文。
近日,杜建敏接受证券时报记者的专访,分享他在民办教育行业投资的心得。他认为,教育行业有很大的市场,可以穿越经济周期。但教育行业具有营利性和公益性的特点,应以稳定的心态、价值投资的理念客观地看待教育投资行业。既不要高估教育投资的高收益,也不要在遇到诸如“红黄蓝”等事件时看空教育投资。
投资注意“红线”
杜建敏认为,民办教育领域投资值得被看好,主要是基于几个逻辑:首先是政策支持,投入增加。当前,政府对教育全产业链的整体支持力度和实际投入都在加大。
此外,中国家庭的消费升级导致家庭教育投资比重提升。杜建敏说,国内中产阶级的兴起,将带来中国高端教育资源的强劲需求。他看好已经在一线城市建立起成熟商业模式的优质教育资源向内地城市扩展。例如,国际学校、高端连锁幼儿园、艺术培训、高端语言培训等。另外,技术的升级、互联网+教育等为教育行业打开了新的空间。
近年来我国民办教育行业资本热点不断,也不时有教育类企业登陆全球各地的资本市场。杜建敏认为,未来民办教育资产证券化存在大量机会,大量优质的成熟教育资产将迎来一波资本化的浪潮。
不过,杜建敏提醒称,从事教育投资的机构必须认识到,教育行业同时有营利性和公益性特点,无论是在教育管理还是教育投资中都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把严格遵从行业监管作为投资的前提条件。
他划出了中国民办教育领域的两条“红线”——义务教育非营利(K9)和不得公开募集资金。“义务教育非营利(K9)”意味着不能进行股东分红,而必须采取类似于“VIE”的协议控制模式实施变相分红。由于目前中国监管部门尚未有关于“VIE”架构的相关政策,所以有些机构采取这种方式在境外上市,但若认定为违法违规,将严重影响到企业的上市安排。
而“不得公开募集资金”的规定,意味着举办者“不得向社会公开募集资金举办民办学校”,只能“私募”,也就是不能通过公开股票市场发行股票募集资金,不能直接上市或者被上市公司采取发行股票购买资产并购方式间接上市。对于已上市的教育机构,是否可以通过增发方式再融资也有不确定性。“这两条‘红线’的存在对教育投资标的的筛选、尽职调查的重点、投后管理的方案和退出周期及方案都有实质性影响。在没有认真考虑资金属性和退出渠道之前,建议教育投资机构谨慎决策。”杜建敏说。
五类鼓励性投资机会
“中国政府透过政策法规的字里行间还是释放出了很多积极的信号。”杜建敏称,其实教育行业存在着不少投资机会,一些细分领域是被鼓励的,也是投资可以抓住的空间。
他将这些鼓励性投资机会分为五大类。第一类是非义务教育领域/非学历教育/终身教育。“到2020年全国学前三年毛入园率将达到85%,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80%左右。”因此,他预计,幼教领域将发生颠覆性变化,中低端幼儿园将主动或被迫成为普惠性幼儿园,投资价值降低,可持续看好特色明显的高端/国际幼教机构。
第二类是互联网/在线教育。当前,教育部、国务院等都曾发布过相关文件,鼓励教育信息化。因此,无论是学历教育还是非学历教育(课外辅导、兴趣培训)都有较大的投资空间。
第三类是中外合作办学/国际学校。随着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深刻变化和国际交流的日益扩大,具备国际化教育能力和优势的营利性办学机构,无论是学前教育还是高中教育、高等教育都有非常好的投资前景。从政府角度来看,现在比较放开的是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其中同时具备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合作办学概念的亮点的投资标的更为优越。
第四类是教育资产证券化。政府鼓励金融机构在风险可控前提下开发适合民办学校特点的金融产品,探索办理民办学校未来经营收入、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业务,提供银行贷款、信托、融资租赁等多样化的金融服务。
第五类是参与民办教育母基金。由于直接性财政补贴和补助的非精准性和监管乏力,因此预见随着政府出资产业基金的完善和成熟,教育领域的财政补贴及其他类型的补助将会出现基金化取代趋势。 这会给有政府产业基金运作能力和经验的投资机构提供更大规模的教育投资空间。
在选择好“赛道”之后,如何选择“赛手”则属于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相信每家教育投资机构都有自己的独门秘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