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润啤酒联姻喜力集团

来源:中国证券报 作者:常佳瑞 2018-08-04 09:02:31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8月3日,华润啤酒发布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华润集团(啤酒)有限公司以243.5亿港元向荷兰啤酒巨头喜力出售40%股份,同时占有华润啤酒60%股份的华润创业以约4.63亿欧元的总现金对价购买喜力0.9%股权。分析人士指出,通过喜力的合作,或将加速华润高端化进程,国内啤酒高端市场竞争加剧。

华润喜力达成合作

华润啤酒8月3日公告称,华润集团(啤酒)有限公司(下称“CBL”)就涉及CBL、CBL的控股公司华润创业有限公司(下称“华润创业”)和 Heineken集团(下称“喜力”)的合作事项。

公告显示,华润创业和喜力已经就通过下列事项建立长期战略合作关系,CBL以约243.5亿港元的总现金对价向喜力配售相当于CBL已发行股本40%的新CBL股份;华润创业以约4.64亿欧元的总现金对价购买喜力约0.9%股权。

双方合作的主要内容包括华润在中国大陆、香港和澳门(或独占地域)内独占使用喜力品牌的商标;喜力集团转让其在独占地域的现有业务,并将其业务与集团在中国境内的啤酒业务融合;华润啤酒能够利用喜力集团的全球经销网络,支持和加快雪花品牌和其他中国啤酒品牌的国际成长。

喜力将其包括三家啤酒生产工厂现有业务与华润啤酒在中国境内的业务融合。未来,喜力还可能在独占地域内授权许可予华润啤酒使用喜力所持有的超过三百个品牌在内的其他国际高端品牌。

对于此次交易的影响,华润啤酒表示,此次交易为华润啤酒提供了向高端啤酒市场扩展的重要战略、长期发展以及价值提升的机会。华润啤酒和喜力因此建立的长期合作关系将具有高度互补性,华润啤酒拥有市场通路网络、广泛的啤酒厂覆盖以及对中国市场的深入了解,喜力强大国际高端品牌的加入将使公司受益。

据了解,喜力是目前全球第二大啤酒酿造商,根据7月30日公布的半年报显示,2018年上半年,喜力实现销量1127万千升,同比增长11.25%;其中亚太地区销量141万千升,同比增长11.90%。喜力于1983年进入中国市场,一直未能在中国成为占据主导地位的啤酒品牌。欧睿国际数据显示,2016年喜力在中国市场的占有率只有0.5%。

高端化成主流

虽然在中国业绩一般,但喜力作为全球啤酒巨头在中国的高端品牌塑造比较成功,打造了低端力加、中端虎牌、高端喜力的品牌组合,其所主打的高端市场正是华润啤酒近年来致力开拓的领域。华润啤酒在公告中指出,目前中高端啤酒销售已经成为中国啤酒市场的主要驱动因素,并且高端化是华润啤酒最重要的战略之一。

相关数据显示,2011至2016年间,高档啤酒的年销量由每年147.84万千升攀升至368.57万千升,复合年均增长率远高于中档啤酒和经济型啤酒。从华润啤酒的现有业务来看,华润啤酒虽然是中国年销量最高的啤酒集团,市占率超过25%,但销售的主要是中低端啤酒,约占集团总销量的90%。

2017年,华润啤酒开始进行品牌重塑,加速中高端产品的研发与市场布局。广发证券统计显示,公司2017年5元及以上产品销量占比提升至39%。华润啤酒表示,未来10年的目标是向高档进军,实现有质量的增长。业内人士表示,通过喜力的合作,或将加速华润高端化进程,也将加速完善华润产品体系和国际化进程。

华润啤酒首席执行官侯孝海在8月3日的电话会议上表示,此次和喜力合作后,未来在高端化产品策略上将偏重于喜力,在10-12元普通高端产品上,将以雪花品牌为主,喜力品牌为辅,而在15元以上的中高端和超高端领域,都将以喜力品牌为主,其他品牌为辅。希望通过和喜力的战略合作帮助华润啤酒在高端化进一步提速,通过5-10年的努力抢占高端市场第一梯队的位置。

行业格局将变

纵观国内啤酒行业,华润、青岛、百威英博、燕京、嘉士伯五大集团牢牢占据啤酒市场前五的位置,市场份额共计超过80%。从档位上来看,高端啤酒市场由百威英博占据,竞争非常激烈。业内有观点认为,预计未来3-5年内啤酒行业的集中度有望进一步提升,行业格局进一步洗牌。

规模排名第一的华润啤酒,其主要市场集中四川、贵州、安徽、江苏等地,此次收购的喜力三家工厂位于中国的三个啤酒工厂分别在广东、海南以及浙江,侯孝海指出,喜力三个工厂产能发挥相对有限,未来还有很大提升空间。看好双方整合后的发展,“希望通过喜力的国际品牌和雪花的高端产品在中国高端市场上占领一定地位,希望和竞争对手形成至少是竞争的状态。”

中泰证券指出,长期来看,华润收购喜力中国,立足做中高端市场,对百威英博形成一定的挑战,但挑战的领域升级至中高端,低端产品的竞争有望趋缓,行业中高端产品也有望迎来新的发展机会。

当下啤酒行业人均销量变化不大,而消费升级、单价提升将是未来啤酒行业发展需求端的核心驱动力。中泰证券认为,国内啤酒行业正在进入新阶段,厂家数量将减少或者份额拉开,行业格局改善后,竞争趋缓,费用存在下降的可能,盈利能力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行业龙头等都将受益于行业变革。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