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荐股被骗,笔者以前一直以为,只要自己不怀有“日进斗金、轻松赚钱”的幻想,不听信“天上掉馅饼”的谎言,不贪小便宜,就不会上当。一直以来,笔者也是对各种微信、电话、QQ荐股手段自带“防火墙”,任对方吹得天花乱坠,也从来不为所动。直到有一天,一位女性朋友的遭遇,让我深感防不胜防。
这个朋友的理财现金应该有近百万,她的性格是谨慎而保守的,自己也具备一定的理财基础常识,从不因贪图高利息而随便找不知名的理财机构投放资金。她选定的机构,都是有牌照且经过检验后认为可靠的,虽然这种机构收取的服务费高,但她觉得放心、安全。一直以来,投资成绩也还可以,她比较满意。
2016年,她的一项理财产品到期,一直为她服务多年的理财经理告诉她,公司推出了一款新的理财产品。她听了之后,觉得和之前买的理财产品没什么两样,风险也不大,就继续投入了,还追加了几万元资金。当时合同约定,一年后兑付本息,理财经理也签了字。一年后,兑现期已过,她的近百万资金却不见踪影。到机构一问,理财经理早已辞职,而机构则说,这笔钱就没有进公司的账。四处打听,原来是进到理财经理在外面合伙和人开的私募账户里面去了。事实已经很明显,这个和她合作多年的理财经理“变节”了。利用老客户的信任,把机构的客户交的钱,悄悄地调入了自己公司的“腰包”。
朋友好不容易找到了理财经理,对方承诺说半年后还本付息。半年后,对方又称私募机构的业绩不好,让再等等。现在,两年过去了,朋友最终还是没能拿到自己的大部分本金。朋友不想将此事闹大,对方也从未失联。但问到何时还本金,却就是一个“拖”字。忍无可忍,朋友通过法律途径解决此事,将理财经理、私募机构以及以前她信任多年的理财机构等告上法庭。听到这段经历,笔者一阵脊背发凉:原来你认为值得信任的那个人,说不定早在背后基于对你的了解,专门定制了“坑”,就等你稍不注意踩进去的时刻了。当然这种遭遇只是个案,但其实网上一搜,也有不少人中了类似的招。虽然骗子手段高明,知己知彼,但也有漏洞的,只要稍微留心就能发现。比如朋友后来才发现,最后那笔理财的合同,盖章的单位已经不是原来的机构,而是别的公司。
当前,各种荐股、理财推荐实在太多了,尤其是社交场合的熟人推荐也非常多。一般人对于陌生人的推荐都能保持警醒,不会轻易相信对方,但如果是熟人推荐的股票,则会很容易就相信。比如熟人推荐股票,消息源绝对货真价实靠谱,但买入之后还是亏了。笔者就遇到过这种情况,明明是跟在熟人后面买,结果发现对方买了这只股票后赚了不少,自己一买就亏钱。原因可能有几种,一是对方只告诉你要买哪只,却没告诉你什么时候买,什么时候卖;二是熟人告知的“内幕消息”也有时效性,比如他听到后告诉你,但这个消息对于所推荐的股票而言可能已经过时。
总之,不管是熟人蓄意“杀熟”,还是真心想帮助你推荐好股票,笔者认为,归根到底还是要有自己独立的判断,保持冷静、独立的思考。“防人之心不可无”,睁大眼睛,做好甄别,莫轻信,莫盲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