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做减法显成效 “实体经济十条”累计减负963亿

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潘展虹 2018-08-07 05:16:24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摘要] 试行一年,降成本效果颇为显著:城镇土地使用税降30%;在全国率先启动“数字政府”改革,省级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缩减72.6%;社保成本累计减负356.01亿元;用电成本累计减负约430.98亿元…

武卫社不曾想过,工业用电大户如广东华昌铝厂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昌铝厂”),能以每千瓦时优惠0.05元的价格直接向电厂购电,一年下来最多可节省500万元。在此之前,这位华昌铝厂副总经理还在为每年使用大量水、电、气等能源而产生的巨额生产成本所烦恼。

降低工业用电成本,是广东“做减法”推动制造业企业发展的成果之一。去年8月24日,广东公布《广东省降低制造业企业成本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下称“实体经济十条”),以“七减”“三加”措施,从用地、人力、运输、融资等生产经营环节和税收、营商环境等方面降低企业成本。

试行一年,降成本效果颇为显著:城镇土地使用税降30%;在全国率先启动“数字政府”改革,省级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缩减72.6%;社保成本累计减负356.01亿元;用电成本累计减负约430.98亿元……

广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向时代周报记者的回复显示,截至今年6月,一年半时间已累计为企业减负约963亿元,预计2018–2020年可为企业累计减负超2000亿元。

省政府参事陈鸿宇认为,目前广东制造业发展走势处于胶着状态,制约因素和积极因素并存。“继续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用地难、制度性成本偏高等问题,努力化解‘去政府杠杆’可能给企业带来的连带压力。” 他对时代周报记者说道。

多环节减负

运输成本是制造业企业生产成本的一大支出。

华昌铝厂每天从这里装载货物运向全国各地的货车有20–30台,运输费是一笔不小的费用。尤其是2016年9月《超限运输车辆行驶公路管理规定》执行后,对货运车辆的长、宽、高有了严格限制,载货能力因此受限。

以六轴车为例,新规执行货车总重从以往标准的55吨下调至49吨。以华昌每年出口3万吨铝材计算,光是货车数量就从原本的545台增至612台,增幅达到12%。还有后续的仓储费、报关费、港口操作费等,也随着货车数量的增加而增加。“这是继原材料上涨后增幅较大的成本。”武卫社对时代周报记者说,能在运输成本方面再降成本,对制造企业来说确是帮助不少。

货车运输是“广东制造”的主要运输渠道。2017年广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公报显示,全省公路货物运输288904吨,增长5.9%,公路货物运输周转量3634.89亿吨公里,增长7.5%。可见“广东制造”对公路运输的高依赖度。

这是降成本的空间所在。按照“实体经济十条”,在保持现行货运车辆计重收费基本费率及计费规则不变的前提下,省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和省南粤交通投资建设有限公司全资和控股的43条路段,对使用粤通卡的合法装载货运车辆,试行高速公路通行费8.5折优惠。多条出省通道如京珠南、京珠北、韶赣、二广、粤赣高速等被纳入本次优惠范围。以一辆载重49吨的合法装载货运车辆为例,其经由京珠南和韶赣高速出省,全程需交费844元,8.5折后优惠127元,一年下来就能节约路费约46000元。

根据广东省经信委向时代周报记者的回复,截至今年6月,全省累计3535万辆次货运车辆享受优惠,平均单车节省通行费8.83元/车次,累计为企业减负约3.12亿元,进一步降低运输成本,推动公路运价水平的整体下降。

从去年7月1日起,广东停止审批新的普通公路收费项目,普通公路收费里程不再增加并逐步取消收费,暂停10个普通公路收费项目。深圳继取消梅观、龙大等项目收费后,通过政府补偿方式收回清平高速二期特许经营权,取消该项目收费,截至今年6月底共免收通行费2486万元。

除了降低运输成本,在用地、用电、税收等与制造业企业成本联系紧密的其他经营环节,政策减负力度也不小。

例如在降低用电成本方面,通过年度协商交易和月度集中竞价及市场化方式,累计为企业减负约430.98亿元,平均降低全省销售电价约6.5分/千瓦时,通过扩大售电侧改革减负123.4亿元。一批工业大户已享受到改革红利。

“通过协商交易有效降低用电成本。”武卫社向时代周报记者介绍,像华昌铝厂这种达到5000万千瓦时的用电大户,可与电厂协商年度交易,以每一千瓦时电优惠0.05元的价格购电。如华昌铝厂一年用电量达到1亿千瓦时,其成本可节约500万元。

在制度性成本方面,广东则是将焦点放在深化“放管服”,将投资审批事项和时限在现有基础上再压减1/4以上,对部门工业产品实行“先证后核”“承诺许可”等审批模式,简化符合条件的产业园区建设项目审批。

20地市出台“地方版十条”

“实体经济十条”还做“加法”。其中明确支持工业企业盘活土地资源提高利用率、培育制造业新兴支柱产业、企业开展技术改造,包括允许工业物业产权分割用于引进产业链伙伴、鼓励利用工业用地和仓储用地改扩建等。

以上只是为实体经济减负增效的第一步。就在“实体经济十条”出台后第二个月,佛山率先在全省地级市出台“佛十条”,因应本地实际和产业发展需求提出地方特色的政策措施,如搭建全市统一的扶持资金申报服务平台,企业可获知政策并常态化申报扶持基金。随后,珠海、东莞、深圳等20个地市陆续出台“地方版十条”,其中佛山、清远、中山等5市实现部分政策“省、市、区叠加”。

政策红利释放推动工业生产明显回暖。2017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有生产的40个大类行业中,32个行业实现正增长。全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2%,增幅同比提高0.5%。“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工业用电量、工业结构调整升级等指标趋势向好,进一步稳定企业的心理预期。”陈鸿宇对时代周报记者说,从7月PMI指数看,佛山、东莞、惠州、珠海等工业重点市的企业购销活动和进出口活动较为活跃。

减负将继续深入

“实体经济十条”是广东提质增效、振兴实体经济的抓手之一。2017年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多次提到“实体经济”,提出坚持制造业立省推动珠三角和环珠三角地区融合发展,从深入实施质量强省战略、着力提高实体经济增长效率、加快发展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促进民营经济高水平发展四方面着手。

政策减负增效的力度是否到位,企业才是最有发言权的。根据《“实体经济十条”第二期第三方评估报告》显示,企业普遍认为降低社保成本、降低用电成本、降低税收负担的政策最实用。至于是什么在削弱政策效果,企业有不同看法。

例如,有企业认为“政策虽好,但不知从何入手”。《报告》显示,全省仅有20%企业完全清楚如何使用政策,更多企业希望有详细操作指引。还有企业认为,降低用地和制度性成本的政策备受关注,但落实情况不甚理想,“有时政府补贴的钱,50%都给了中介。”另外,有企业认为人才生活成本高涨降低了广东企业的吸引力,反倒推高了企业经营成本,从而削弱政策效果。

从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税负成本再到经营成本,广东振兴实体经济的行动还在持续加速推进,以减轻企业“包袱”,为实体经济发展注入更强活力和动力。今年3月,广东省政府发布《进一步推动落实“实体经济十条”政策工作方案》,提到将针对部分政策实施未达到预期效果的情况,有侧重出台更务实管用的措施,例如研究完善清理规范中介机构、促进中介服务市场规范发展,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优化企业办事流程、压缩审批时限等措施;支持工业企业利用工业互联网降低研发设计成本、生产管理成本和供应链协同成本等。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