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交所:推进债券市场高质量发展 助力国家战略

来源:证券时报 媒体 作者:吴少龙 2018-01-26 00:00: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2017年,深交所实现地方政府债、国开债招标发行突破,推出创新创业可转债、熊猫债、住房租赁及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资产证券化等创新品种。

累累硕果之下,深交所持续优化产品结构,完善监管制度,提升服务水平,不断拓展债券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深度和广度。

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年末,深市挂牌债券(含资产证券化产品)4031只,托管总面值近1.7万亿元,较去年年初增长27%,去年全年增加直接融资规模7556亿元,债券交易量(含回购)18.39万亿元,同比增长30%,市场规模与质量不断提升。

去年采取

177项监管措施

2017年深交所在债券市场上共采取177项监管措施和纪律处分,包括通报批评21例,公开谴责3例,推动圣达威私募债券欺诈发行案件刑事终审判决落地,稳妥化解11只债券偿付风险,全年未发生债券违约。

“维护债市稳定运行的首要任务是打好防范风险攻坚战。”深交所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2017年深交所积极强化一线监管,通过分类监管审核、调整规模结构、加强动态监测、着力风险排查、凝聚监管合力等多种措施,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首先是发行准入从严把关。据了解,深交所严格执行“申报即纳入监管”要求,持续贯彻落实国家产业政策,对房地产、产能过剩行业重点关注,对类平台企业坚决“堵后门”,扶优限劣,调节发行主体结构。

数据显示,2017年深市房地产、过剩产能和类平台企业债券发行规模均大幅下降,债项评级AAA的高信用等级债券发行规模占比较2016年末增长一倍。

其次是存续监管“一体四翼”。深交所全面构建以债券风险分类监管为一体,以风险排查、市场监测、监管协作和市场化法治化处置为四翼的监管防控体系。

值得注意的是,在严监管的同时,深交所还切实发挥金融服务优势,主动提高市场服务意识,积极响应发行人、投资者和承销商等市场参与主体业务需求,扎实推进多项市场服务措施落地。如全面推行一站式服务;建立与市场机构信息互通互享机制;完善回购计息的披露方式;设立绿色通道机制服务优质企业等。

推进债券市场

高质量发展

“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全社会的高频词。推动债市实现高质量发展,交易所应该如何发力?

对此,深交所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为优化债券产品结构,降低运行风险,深交所积极推动地方债、国开债等高信用等级债券登陆,形成利率债和信用债“双轮驱动”新格局,不断推进债券市场高质量发展。

地方债发行实现突破。2017年共10家地方政府发行近1500亿元,覆盖一般债、专项债、土地储备、收费公路和轨道交通等多样化品种,实现近3.5万名个人投资者认购超1.2亿元,交易所市场投资者多元化优势初步显现。

国开债首次登陆。2017年,深交所与国开行积极协作、相互配合,国开债全年累计5次分别以利率、价格、数量等多种招标方式合计发行386.2亿元,国开债发行与增发在深市实现常态化。

国开债品种全面、市场认可度高、交易活跃,有专家点评称,其在深市成功发行,一方面提高了深市债券1年期等短期限产品的托管份额,有效满足了深市投资者债券交易配置需求,另一方面优化了深市债券质押库结构,有助于深市投资者丰富投资策略,增厚投资收益。

多路径助力国家战略

近年来,深交所持续扩大绿色债、熊猫债、可续期债、创新创业可转债、“一带一路”专项债等创新产品覆盖面,累计发行绿色行业公司债及绿色资产证券化产品871.5亿元,支持贫困地区企业融资170.6亿元,发行发改委和财政部首批PPP项目资产证券化5.7亿元,率先推出创新创业债发行规模19.5亿元、“一带一路”专项公司债125亿元,满足实体经济多样化融资需求,助力国家重点战略实施。

与此同时,深交所还积极探索资产证券化产品创新,落实国家关于租购并举政策导向,助力住房租赁市场发展。2017年11月3日,首单住房租赁类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新派公寓权益型房托资产支持专项计划”成功发行,募集金额2.7亿元,为解决城市青年人才居住问题提供有效融资支持,也为住房租赁企业开展REITs试点起到重要示范作用。

此外,深交所还通过供应链金融资产证券化降低中小企业融资成本,为适应创新创业公司特征推出附转股条款的创新创业可转债。

其中,首单创新创业可转债“蓝天转S1”于2017年10月16日完成发行、首单非新三板挂牌企业创新创业可转债“价值转S”于2017年12月12日完成发行,它们为更大范围创新创业企业融资提供了借鉴样本。创新创业可转债利用含权价值降低科创型中小企业融资成本,助力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