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家公司分别在沪深股市和香港股市上市,其A股与H股的内在价值是相同的,从理论上说,两者之间的价格走势也应该基本一致,并且相互之间还会有所影响。今年国庆长假期间,香港恒生指数冲高至28600点上方,超越了2015年的高点,创出2008年以来的新高。H股股价也一路飙升,特别是金融、房地产行业H股,表现尤其出彩。因此,不少沪深股市投资者对长假后的行情预期很高,认为对应的A股也能有所表现,而这些金融、地产等权重股走强,还将有助于指数大幅走高。
不过,长假后A股复市以来的走势,多少令投资者有所失望,尽管A股金融股、地产股也确实有所上涨,但整体幅度有限。在沪深股市和香港股市均上市的公司,其A股走势远不如H股。像工商银行,长假期间H股涨幅超过10%,但长假后沪深股市复市首日,其A股涨幅还不到2%,并且高开低走。而中国银行A股当天更以下跌报收。这些被寄予厚望的品种走弱,股指自然也难以维持强势。那么,为什么在相同的基本面条件下,A股会明显弱于H股呢?
其实,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应该先看一下AH股之间的价差。目前处于交易状态的、含有AH股的上市公司共有97家,其中95只A股相对H股市溢价,折价的仅有2只。A股较H股平均溢价85%左右,也就是说,A股价格大体上要比H股高出一成半。国庆长假期间,H股涨得多了点,与A股的价差有所缩小,但毕竟还是A股贵。从这个角度来看,并不存在H股太强或A股太弱的问题。换言之,那种认为H股涨了很多,A股一定要紧紧跟上的观点,多少有点脱离实际。
另外,沪深股市与香港股市,各自所处的环境不同、定位不同,虽然有很多共同点,但差异也很明显。简单来说,香港市场受到全球资金配置,来自世界各地的资金基本上能自由进出。同时,香港实行联系汇率制度,即港币与美元挂钩,能够自由流通。这就构成了香港股市较为充分的国际化背景。在境外股市持续走高的大背景下,香港股市自然也不甘落后。因为相较于欧美股市更低的估值水平,香港股市很容易吸引那些寻找价值洼地的海外资金。尤其是近来海外研究机构不断调高对中国经济的预测,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资金介入H股,从而营造出H股及整个港股的一轮大行情。
就沪深股市来说,现在还不是一个完全开放的市场,并没有彻底实现资金配置的全球化。一段时间来,沪深股市处于存量博弈的格局,目前看来,这种格局也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央行宣布自2018年起对普惠金融实施定向降准后,海外资金加大对H股的投入,因为该政策着眼的是流动性改善以后企业效益的提升。而不少沪深股市投资者却将定向降准与资金面宽松联系起来,认为将改变A股存量博弈的状况。一旦这种想法被证伪,股市自然就会归于平静。长假后A股市场的表现,已说明了这一点。
港股走好,H股表现强势,这对A股而言当然是大好事。但是,两者之间并不是那种“你涨多少,我也要涨多少”的简单对应关系,而是各自受到自身诸多因素的影响,因此,不能机械地以港股来对标A股,而要全面分析两者之间的异同,发现其中客观存在的内在差异。明白了这一点,对长假后的A股行情走势,也就比较能理解了。
(作者系申万宏源证券研究所市场研究总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