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交易所于今年6月份推出的设立创新板及修订创业板规则的市场咨询结果终于出炉。根据咨询总结,未盈利的生物科技公司和同股不同权的新经济公司未来可在香港主板上市。
日前,香港交易所首席中国经济学家、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金融学教授巴曙松在“2017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经济论坛”上表示,新经济旧经济转型的大背景下,此次上市规则调整是香港市场近20多年来最重大的一次上市改革。香港根据国际趋势反映出来的需求和内地企业融资的需求灵活进行了制度调整,将成为新经济公司上市首选之地。
新经济需金融支持
香港交易所日前宣布,于《主板规则》中新增两个章节,也将修改第二上市的相关规则,便利新兴产业及创新型公司来港上市。
巴曙松介绍,今年中国国内的上市公司的家数创新高,与此同时,中资企业到美国纽约上市也迎来高潮。据粗略计算,中资企业在纽交所、纳斯达克的市值创历史新高。如果再进一步细看会发现,越来越多的新经济公司选择去纽约上市。
巴曙松认为,中国经济未来转型的趋势是新经济,但内地修订证券方面的法律法规又相对漫长,很多企业承担着更高的上市成本、舍近求远跑到纽约上市,说明它们有现实的需求,且这个需求是在现有融资体系里得不到满足的。香港有它独特的优势,制度调整也比较灵活,又是国际金融市场中间的一环。这一次香港交易所上市规则调整,是香港近20年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大的背景是新经济旧经济的转型。
为什么要做20年来这么大的一次调整?巴曙松表示,全球现在都面临着旧经济传统的增长动力在减弱,新经济迫切地需要金融资源的支持。全球面临共同的挑战是,怎么样把金融资源引入到新经济领域。
巴曙松认为,新经济公司的行业进入壁垒低于传统企业,因此在这些公司发展的早期阶段(在实现盈利之前),需要投入大量资源争夺市场份额。例如,生物科技、医药科技等行业的企业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如今,香港市场提供了融资渠道,将成为新经济公司上市首选。
接纳不同投票权架构
是否接纳不同投票权架构、未盈利公司上市等议题,在全世界任何一个市场都是不容易抉择的监管选择题。根据咨询总结,同股不同权的新经济公司未来可在香港主板上市。
巴曙松表示,企业上市后,随着股权融资规模的不断扩张,企业创始人(核心团队)的股权会逐渐稀释,企业控制权自然会受到影响,企业特别是新经济公司企业核心团队的稳定对企业的价值尤为重要。如何在保持核心团队的稳定和股权的稀释中间维持一个平衡,这就需要一个客观的制度安排,可能核心团队只有20%的股份,但是可以获得60%、70%的投票权,这就是同股不同权问题。
巴曙松介绍,在国外上市的内地新经济公司要回到香港、内地进行二次上市,必须解决同股不同权以及不盈利或者没有现金流的问题,而未来,香港交易所完成上市制度的调整后,预计可吸引更多新经济企业回香港二次上市。
巴曙松称,在中国新经济快速成长的发展阶段,真正得益多的却是美国的资本市场。今年以前,香港交易所的新经济企业市值占比只有3%,而纳斯达克同类数据达40%。
需要注意的是,新经济公司来港上市有一定的市值门槛。香港交易所官网显示,同股不同权的公司最低市值需达到100亿港元,若市值低于400亿港元,则该公司需在最近一个经审核的财政年度录得至少10亿港元的收入。没有收入的公司若根据《主板规则》新增的生物科技公司适用章节申请上市,最低市值需达15亿港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