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致当前“气荒”的症结与有效应对之策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刘满平 2017-12-20 00:00: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气荒”是在天然气体制市场化改革进程中遇到的众多问题之一,不能以此否定改革的方向和成果,更不能因此放弃改革。未来只能靠深化改革,放宽全产业链市场准入,鼓励更多社会主体参与天然气开采、进口,通过增加市场主体数量,促进竞争等来改善局面。

入冬以来,我国多个省份天然气供应紧张,液化天然气(LNG)价格显著上涨,多地甚至出现居民用天然气断气现象,引发社会高度关注。与往年相比,今年“气荒”覆盖范围广,爆发时间提前,价格上涨快。之前我国“气荒”范围主要集中在京津冀周边的华北地区,而今年鲁、豫、宁,以及内蒙古等地天然气供应也出现短缺,黔、鄂、湘等地用气紧张,甚至连新疆、四川、青海、陕西等产气大省(区)都在喊“气不够用”。往年“气荒”主因在需求侧,而今年既有需求侧的原因,也有供给侧的原因;既有主观因素,又有客观因素;既有市场上的原因,也有外在政策的推动。

随着宏观经济形势好转,今年以来天然气性价比提升,工业生产、燃气发电等领域用气需求增长较快;LNG汽车市场回暖,环保监管力度加大,“煤改气”不断推进,天然气消费爆发式增长,消费量进入前所未有的峰值。国家发改委数据显示,今年1至11月全国天然气消费量达2097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8.9%;进口天然气817 亿立方米,增长28.9%,增速均大幅超过前几年。尤其是北方“煤改气”工程大力推进,华北各省LNG消费增速普遍在20%以上。

今年是天然气体制改革、环保治理力度最大的一年,众多政策之间的不协调或多或少对“气荒”产生了助推作用。早在2013年,国家就提出了“煤改气”的方案,并要求做好规划,落实气源同时建设好基础设施。而部分地方在规划布局上落后进度,在没有落实好气源的情况下推进“煤改气”。据环保部披露,今年实际完成以电代煤、以气代煤400万户,远超之前300万户预期。仅河北采暖季天然气需求量同比就增长234%。此外,城市门站价格降低刺激了天然气需求;交易中心管道气竞价一定程度上诱发了LNG价格上涨预期;居民用气与非居民用气的价格差导致上游供气企业与城市燃气企业增大工业用气规模的“趋利”性。

由于行业特性及改革进展不一致,天然气上中下游各环节市场结构、企业形态均有所差别。如上中游基本上由国企控制,而下游竞争相对充分,企业性质多元,但在某一特定区域存在特许经营权,这种差别导致上中下游各环节利润分配不均,经常需要政府协调平衡。

“气荒”是在天然气体制市场化改革进程中遇到的众多问题之一,不能以此否定整个改革的方向和成果,更不能因此放弃改革。未来只能依靠深化改革,采取综合措施来有效应对。按照《关于深化石油天然气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要求,加大天然气体制改革力度,放宽全产业链市场准入,鼓励更多社会主体参与天然气开采、进口,通过增加市场主体数量,促进竞争等来改善局面。具体来看,笔者以为出路在于开源、节流、扩建、开放、分摊、理顺、引导、协调。

开源,即进一步加强现有天然气田气井开采开发力度和集输网络建设,加大非常规天然气如页岩气等的开发力度,提升产量。积极与中亚天然气资源国沟通,应当充分利用当前国际LNG市场供应较为宽松,LNG现货贸易急剧增长,气价仍处于较低水平的时机,鼓励更多的国内企业到全球购买可靠的LNG现货资源,尤其是美国的LNG资源。加大沿海天然气进口码头海域资源的开放力度,可考虑开放一些绿色通道给进口企业使用。

节流,即为避免用气紧张时工业用户与居民用户“争气”,严格执行“限工保民”的政策,既要限制上游企业的大工业直供用户,又要限制城燃企业的大工业用户。循序渐进推进“煤改气”工程,适时启动煤电应急调峰项目。

扩建,即尽快确保天津中石化LNG接收站尽快投产,加快推动环渤海地区LNG接收站的建设,加快储气库建设,建立完善的天然气储备体系。参照国内石油储备体系建设经验,改变目前储气设施建设仅由天然气生产商承担的局面,严格要求天然气上下游企业都应承担储备责任。中央与地方建设天然气战略储备,天然气生产商与城市燃气企业建设商业储备,形成完善的天然气储备体系。

开放,即推动基础设施的公平开放和互联互通。近日,中石油利用其管网系统将供应华南的部分天然气调配至北方,中海油则利用华南地区的海上气和LNG,通过广东管网为中石油广东用户供应部分天然气,进而实现全国保供。这种“南北串气”的方式为促进下一步更大范围的管道互联互通、资源平衡开了个好头。未来应加快推进管道独立和LNG接收站独立运营,加快基础设施向第三方准入,促进天然气管网互联互通,逐步形成区域性乃至全国性管网。

分摊,即合理分摊“保供”的责任与成本。冬季“保供”既是企业商业行为,更是带有很强公共性质的政治任务。应通过立法规定供应方、需求方、燃气企业、管道企业、上游企业在“保供”上的责任,合理性分析各主体承担的成本,对各主体承担的原本不属于自身的成本有针对性地补偿。

理顺,即深化天然气价格机制改革。应按“放开两头,管住中间”和“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改革思路,建立上下游价格联动与调峰价格机制以及差别价格体系,逐步理顺存在的问题。

引导,即加强天然气供需情况的监测分析,及时掌握天然气市场产、供、销动态变化,准确预测未来需求和资源供应情况,给市场以明确信息。考虑到当前气源短缺,市场供应主体不多,应暂缓天然气交易中心竞价行为,避免引发涨价预期。

协调,即加强央地、部门、能源品种间协调和政策配套。顶层设计既要科学合理,又要统筹兼顾,对治理雾霾、应对“气荒”做好长期准备。

(作者系宏观经济评论员,中国经济学会理事)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