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在“2017年基金服务万里行——建行·中证报‘金牛’基金系列巡讲”上海站的活动中,兴业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王德伦表示,2017宏观经济基本面主要关注房地产市场、进出口以及供给端的补库存需求三个方面,2018年主要关注补短板、基建等方面。王德伦建议投资者坚持配置“核心资产”,增配创新成长。而对于后市行业配置,他看好技术创新与消费升级两个方向,同时关注大金融龙头。
补短板催生经济新动力
王德伦首先回顾了2017年经济,他表示主要有三个因素带动经济好于预期。第一来自于房地产市场,主要由三、四线棚改货币化带动,使得房地产市场好于预期;第二是进出口。今年以来,进出口对GDP的贡献由负转正,改善较为明显,对经济的拉动比较明显;第三是环保督察。今年的供给侧改革主线受环保督查影响较大,而供给侧改革使过剩产能出清,因而部分行业供需格局改善,包括煤炭、钢铁等周期品,盈利大幅好转,是使经济好于预期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而2018年的宏观经济基本面将怎样演绎,王德伦表示也有三个方面值得关注。
第一是补短板,催生经济新动力。从2015年开始提出供给侧改革的“三去一降一补”,到近几年“三去一降”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为补短板工作的进行提供了合适的土壤。2018年,供给侧改革的核心方向将聚焦在“补短板”。首先,是以能源、交通运输、生态环保为代表的基础设施补短板;其次,是以医疗健康、教育培训为代表的高端服务业;其三,是以技术升级、智能化为代表,迈向全球高端价值链的先进制造业。这些有可能会给经济增长带来新的动力。
第二是进出口,2018年外需大概率仍平稳。虽然美国复苏的高点已过,但是随着特朗普减税政策的实施,可能将进一步刺激美国经济,使其高位震荡,缓慢下行。同时,欧洲和日本则正在复苏景气状态。从这个角度来说,2018年进出口方面可能仍然韧性十足。
第三是基建扮演经济稳定器作用。2017年整个基建在对经济的支撑上,由于房地产三四线棚改货币化、进出口等原因而力度较小。展望2018年,即使房地产市场棚改货币化和限售等原因出现一定的下滑,对经济有所影响,但基建可以作为稳定器随时发挥作用。
坚守核心资产 增配创新成长
王德伦表示,目前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阶段凸显中国“核心资产”的价值。
而对于如何甄选配置核心资产,王德伦首先表示,在行业配置方面有两个方面可以重点关注,一是技术创新方向,一是消费升级。技术创新类,指的是制造业寻找拥有全球竞争力的龙头,具备从规模优势到创新升级的优势。而消费升级可以关注国内市占率占优,品牌化与渠道化双强的品牌。
其次,王德伦指出,核心机场、高速、铁路、著名旅游区、传统医药处方等作为“硬资产”同样是中国的核心资产,稀缺资源存价值重估空间。
同时,从经济补短板、现代化经济体系和美好生活维度,可以关注两类投资机会。一方面,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多个细分制造业龙头,正快速地进入“量”到“质”的升级发展中。关注以五大创新硬科技行业,如电子(苹果链、半导体),通信(5G、北斗),机械,医药(创新药)和电动汽车等。另一方面,从“美好生活”的需求角度寻找消费升级领域。如保险、传媒(手游、数字阅读)等。
谈到主题投资时,王德伦表示,我国经济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是新兴产业做加法、传统行业做减法的过程,有两条线值得去做:一条是传统行业做减法,一条是新兴行业做加法。王德伦看好新兴产业中有望实现弯道超车或进口替代的板块,首推人工智能、网络安全;传统行业仍以支持经济优化升级为主,首推房屋租赁、军工信息化。同时,可以关注诸如明年世界杯等事件型主题投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