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评级VS行业评级 信托业两套评级有何不同?

来源:证券时报 作者:方妮 2018-09-27 07:32:17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证券时报记者 方妮

一边是由银保监会牵头的“监管评级”,一边是由中国信托业协会主导的“行业评级”,两者共同构筑起信托行业现存的“双评级模式”。

其中,“监管评级”结果与信托公司允许从事的业务类型直接挂钩,且对评级结果严格保密,仅供内部使用;“行业评级”则更侧重于评价信托公司为投资人和社会提供的服务,目的是增强信托公司的社会公信力。

两者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中国信托业协会表示,“行业评级更侧重于信托公司为投资人和社会提供的服务,增加好的信托公司的社会公信力。监管评级是在行业评级的基础上,综合关于公司治理、风险、合规等监管意见形成的,根据评级结果进行差异化监管。”

根据银保监会《信托公司监管评级办法》,68家信托公司被分为创新类(A+、A-),发展类(B+、B-)和成长类(C+、C-)三大类六个级别。

监管评级最终得分在90分(含)以上为A+,85分(含)至90分为A-;80分(含)至85分为B+,70分(含)至80分为B-;60分(含)至70分为C+,60分以下为C-。

银保监会在此对信托公司主要从5个方面进行考核,包括公司治理、内部控制、合规管理、资产管理及盈利能力,并综合非现场监管、现场检查及其他监测和风险评估预警等信息。

多种监管评级指标精准地传达出监管部门对金融机构审慎经营的要求,借此树立的行业优质标杆,也对信托业转型发展产生积极引导的作用。

通过监管评级结果,信托公司可以更加清楚公司在行业中的排名,对照检查并客观认识经营水平和风险管理能力的现状和不足之处。

其次来看行业评级,行业评级体系涵盖四大板块、11个指标的内容,包括资本实力板块(Capital Strength)、风险管理能力板块(Risk Management)、增值能力板块(Incremental Value)、社会责任板块(Social Responsibility),简称“短剑”(CRIS)体系。

信托业协会将信托公司的盈利能力和资产管理能力列为行业评级考察重点,并将净资产收益率、营业费用收入比、人均信托净收益等列为增值能力,引导信托公司提高资本使用效率和运营效率、实现人均收益的最大化。这本身也是信托公司资产管理能力的体现。

在业务结构调整和行业转型的关键时期,信托公司的风险管理尤为重要。因此,行业评级注重信托项目风险防范和风险管理能力,与监管部门维护行业稳定和促进行业稳健发展的思路紧密结合。例如,在资本实力指标中:净资本/信托风险项目规模,考察的就是信托公司对信托风险项目的管控能力。

此外,行业评级体系单列了社会责任指标,主要考察纳税额和向受益人分配的收益,引导信托公司积极履行社会责任。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