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记者 房佩燕
今年全球市场整体表现较为低迷,全球的流动性趋紧,国内私募出海的过程并没有过去两年想象的乐观,但量化私募仍积极布局海外市场。有机构表示,国内私募国际化仍是大势所趋,这是国内私募自身的需求,也是中国资本市场开放的必然结果。
玖富国际首席战略师李炜告诉证券时报记者,今年受困于国内外环境的变化,私募出海的整体节奏的确放缓了。“从市场角度来看,今年全球市场整体都很难做。从资金角度来看,大量私募都受困于境内环境和产品的问题,资金压力很大,很难有余力去考虑出海的事情;个别机构想着出海募资,但实际上全球流动性都不大好,大家的风险偏好都较低,因此出海募资也很困难,今年落地的量就明显少了很多。”
然而,在此背景下,量化私募却出现出海热的潮流。据东英资管高级副总裁、投资者关系部主管吴珊介绍,今年有很大一部分量化基金积极出海,“他们大多数有海归的背景,在今年国内市场波动较大的情况下,会积极地布局海外市场。”
据记者观察,申毅投资、国富投资、言起投资、悟空投资等量化机构均出海布局全球市场。
申毅投资CEO申毅告诉记者,申毅投资2017年注册并成为SEC核准认可资质的私募机构,在纽约设立了办公室。目前,申毅投资既在海外募资成立美元基金,投资全球市场稳健的基金,也引导海外资金通过港股通、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等方式投资国内市场。
他表示,前者是做基金中基金,主要选择套利类产品;后者则是由于随着A股被纳入MSCI和近期A股估值不断下降,海外资金投资中国的意愿更加强烈,因此服务海外机构是个多赢的局面。
言起投资总经理言程序告诉记者,对于言起投资来说,交易的市场必须要分散,境内的市场无法满足所有的交易行为,要求做到跨品种、跨市场交易。目前,公司在中国香港、中国台湾、新加坡、欧美等地均有布局。
在受访者看来,私募国际化是大势所趋,这是私募自身的需求,也是中国资本市场开放的必然结果。
银杏环球资本创始人兼首席投资官张峰告诉记者,投资人对全球化配置的兴趣和需求都越来越旺盛,“中国房市比股市好,原来国内投资者第一关注是买房子,但房子不可能一直买。如果能进行全球化配置的话,会发现可以选择的范围更广了,如美国的股市比房市好。”
吴珊说:“长远来看,中国的资本市场越来越开放,今年很多外商独资企业牌照获批,越来越多的外资机构正在进入中国市场,与国内私募竞争。同样的逻辑,国内私募也一定要国际化,否则,就不能与这些国际机构一起竞争。”
此外,她强调,资产管理其实是一个管理规模的游戏,头部效应很明显,尤其是在当前市场环境下,大浪淘沙之后肯定是头部靠拢的局面,国内如此,国际上亦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