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伦通渐行渐近、外国投资者参与A股交易范围进一步放开、新批准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资格……8月,中国资本市场的持续对外开放“蹄疾而步稳”。
业界认为,在进一步加深境内外资本市场互联互通程度的同时,应着力深化资本市场改革,加强跨境执法合作,防范外溢风险。
8月,监管部门频频释放进一步扩大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积极信号。证监会相关会议及负责人多次表态“推进沪伦通各项准备工作,争取年内推出”“积极支持A股纳入富时罗素国际指数”“修订QFII、RQFII制度规则,扩大境外资金投资范围”等。证监会近日发布的消息显示,8月份新批准两家公司获得QFII资格,这是年内首次新增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
其中,沪伦通备受市场关注。中国证监会8月31日就沪伦通监管规定公开征求意见,标志着沪伦通项目的落地可期,相关准备工作进入全面启动阶段。
“沪深港通是两地的投资者互相到对方市场直接买卖股票,而沪伦通是将对方市场的股票转换成存托凭证(DR)到本地市场挂牌交易。”同济大学财经研究所所长石建勋说,沪伦通实现“产品”跨境,有利于支持A股上市公司从境外市场融入资金,支持实体经济开展跨国融资和并购。
证监会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沪伦通有利于提高境内市场的深度和国际化水平。
专家认为,扩大市场双向开放是进一步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总体要求之一,也是有序提高跨境资本和金融交易可兑换程度重要举措。
事实上,去年底至今,我国资本市场国际化进程有序推进。例如,证监会发布《外商投资证券公司管理办法》推动证券期货行业对外开放政策落实落地,大幅扩大沪深港通每日交易额度,批准3家企业开展“H股”全流通试点并顺利完成,A股平稳纳入MSCI指数,进一步放开外国人A股账户开立政策,铁矿石期货正式引入境外交易者等,资本市场不断加快对外开放。
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表示,经过多年实践,无论在机构渠道(QFII、RQFII)还是双向市场通道(债券通、沪深港通)方面我国资本市场双向开放都积累了较多经验,为进一步提高开放的水平创造了有利条件。
专家预计未来一段时间,还将有资本市场双向开放的措施出台。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赵锡军分析,随着外资机构进入国内金融市场的步伐加快,外资或将促进国内金融行业生态变革,优化资本市场投资理念,中长期有利于A股市场。
业内人士分析,随着我国资本市场双向开放的不断推进,境内外资本市场互联互通程度加深,监管更需与时俱进、因地制宜,尤其应与国际主要市场加强联合执法,形成监管资源的优势互补。
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此前在参加金融监管研讨会时表示,在一系列对外开放重大举措相继推出背景下,应当正视到内外双向跨境执法合作需求在数量和复杂程度上都有显著提升。特别是A股纳入MSCI指数后,证券及衍生品领域跨境监管合作的任务将更为繁重。
专家表示,加强国家间资本市场的监管协作必不可少。建议除了进一步夯实跨境执法合作的法律基础外,监管层应加强对不同地区市场风险的评估,建立风险监测预警机制和防火墙机制,不断提升对资本市场潜在风险的监测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