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 南
对于重视实业,关注制造业的人,有关谭旭光的事迹,笔者无需赘述。但对于一些沉迷于追逐虚拟经济“风口”,或信奉“赚钱才是唯一目标”的人,笔者则很希望与之分享7月1日,谭旭光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7周年暨(潍柴)改革创新发展20周年大会”上的部分谈话内容。
7月1日,“心无旁骛攻主业”,恐怕是谭旭光在所有的发言中,重复最多的一句话。他说,“抓住主业,以发动机为核心推动主业的发展,无论行业如何起伏跌宕,风云变幻,都没有动摇我们(潍柴)发展主业。”
听者有心,无意又或是刻意,谭旭光似乎想借此宣泄他心中的“鄙视”——那些抱着副业不撒手的企业,以及背后的企业家。
果然,他进一步说,“国外企业朋友经常跟我们说,看不懂很多中国企业。比如英特尔是做芯片的,卡特彼勒是做机械的,康明斯是做发动机的,但中国的好多企业都在做房地产,不知道主业究竟是什么。”
“为什么这些企业抱着副业不撒手?我们都明白,因为副业有房地产,有利益集群。但抱着非主营业务,企业是不能做强做大的。”谭旭光说。
在中国商界,一种“赚钱才是唯一目标”、“绝不做可能死在沙滩上的前浪”的理论十分盛行。理性来看,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生存才是首要任务,无法存活,又谈何做强做大呢?
但对于当下处于转型升级关键期的中国经济,我们是不是需要多一些勇于创新,或者敢于承担“可能被拍死在沙滩上”风险的企业家呢?答案显然是肯定的。
这种企业家应该具有怎样的特质?按谭旭光的说法,一个真正优秀的企业家,要有嗅觉,强烈的嗅觉,随时都能够感悟到商业机会;第二要有担当精神,企业家不能怕出事,不敢担当;第三就是激情,不断造梦追梦圆梦,再造梦追梦圆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