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企业争抢大健康市场 进博会成“新战区”

来源:国际金融报 作者:记者,王敏杰 2018-10-29 08:26:09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多家参展的跨国医疗、医药企业均向《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希望通过此次进博会,将企业的前沿产品进行展示,并了解行业最新动态以及研发方向。

11月5日,2018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将开始举行。据央视财经此前报道,此次进博会期间,七大展区中,“医疗器械及医药保健品展区”面积达1万平方米,汇聚了来自51个国家和地区的286家参展企业。对于医疗以及医药企业来说,这无疑是一场行业“盛宴”。

多家参展的跨国医疗、医药企业均向《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希望通过此次进博会,将企业的前沿产品进行展示,并了解行业最新动态以及研发方向。

“进口博览会是中国加速对外开放的标志,显示了中国政府坚定支持贸易自由化、经济全球化的立场,同时也为世界各地、各大企业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交流学习、开展贸易合作的开放型平台。”诺和诺德方面这样向记者指出。

一名医药行业第三方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中国已经是全球第二大医药消费市场,在众多细分领域,竞争均格外激烈。“进博会是一个世界瞩目的展示舞台。当然,跨国巨头们还希望中国市场可以进一步放开准入以及加快药品等的注册审批进度,这也是他们积极参与的动力”。

借平台“知己知彼”

进入10月份,跨国医疗、医药企业显得格外活跃。截至《国际金融报》记者发稿,已经有多家企业主动对外透露进博会参展情况。众多龙头企业已然整装待发,将进口博览会作为自己产品的“首秀场”。

赛默飞方面表示,其在产品展示区将呈现逾30种重磅新品,其中新一代测序仪将亮相。这一测序仪可用于肿瘤最新精准医疗的临床研究,如靶向治疗、免疫治疗或CAR-T治疗的研究,也可用于心血管,精神类疾病等慢性病的精准用药研究。

诺和诺德则向记者表示,除了将分享已经在中国上市、惠及中国患者的9个产品信息外,其还将展示几款在海外上市,计划未来在中国上市的新药的研究文献,包括每周注射一次的Semaglutide(索马鲁肽,境外商品名Ozempic)、德谷胰岛素和门冬胰岛素混合制剂(IdegAsp,境外商品名Ryzodeg)等。

阿斯利康透露,其将展示25年来引进中国的突破性创新原研药以及其在全球的科研能力及产品线等。除了罕见病药物“奥巴捷”近日刚在中国上市,赛诺菲带来的多个慢性病药物和新一代疫苗也是首次亮相中国。

很显然,除去这些提及的企业,包括默克、罗氏、美敦力等在内的跨国医疗、医药企业都带来了极具市场竞争力的重磅产品。对这次的展会,这些巨头们也是充满期待。

“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是一个重要的舞台,也是窗口……”武田制药方面如是表示。

“通过这个平台,诺和诺德可以了解医药同行们带来最新产品、服务、理念和主张,彼此学习;了解互联网科技、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及5G等技术领域的发展,把新技术运用到医药行业。另外,我们还会关注制造业、金融服务业、物流业等行业的发展,因为这些行业的发展,也会对诺和诺德的业务产生重要影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诺和诺德发言人表示。

赛默飞大中华区总裁艾礼德(Tony Acciarito)则称,进博会的举办为赛默飞在科学领域的前沿技术以及数字化解决方案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展示机会。默克集团中国区总裁安高博表示,其期待在进博会期间遇见更多的中国合作伙伴。

10万亿市场的魅力

事实上,在大健康领域,每年的行业大型展会并不少,比如一年两次的中国国际医疗器械博览会(CMEF)。在业界看来,对于一众医疗以及医药企业来说,进博会是又一个新的平台,带着重磅产品积极参与的背后,是这些企业进一步拓展中国市场的期望。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医药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统计数据,预测到2020年,中国大健康产业市场规模将突破10万亿元,中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将突破7000亿元。

中国医疗健康市场潜力如此巨大,无怪乎在这些跨国企业的业务版图中,中国市场已经占据重要位置。据《国际金融报》记者了解,中国已经成为继北美之后诺和诺德的第二大市场,2017年诺和诺德销售额在中国市场的年增长率达到6%。

阿斯利康方面则向记者表示,中国已经成为阿斯利康在全球的第二大市场和重要的创新药物研发及生产基地,按照规划,未来阿斯利康每年将在中国上市2-3个重磅新药。“中国充满活力的经济环境与强大的经济潜能吸引着跨国企业的目光,这其中也包括阿斯利康。植根中国25年来,我们的本土研发和创新实践不仅在中国发展壮大,更开始从中国走向全球”。

在一众医疗医药企业来看,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经济经历了高速发展,完成了整体经济实力的重大提升。同时,中国经济与世界各国经济的关系也日趋紧密,无论是从资源、劳动力、产品还是工业化进程来讲,中国都在源源不断地为全球经济的持续发展输送强劲的动力。

为了获得更多的发展机遇,加强与中国本土医药企业在研发等诸多方面的合作,也成为许多跨国巨头们的重要战略选择。今年初,美国制药巨头辉瑞就宣布将一款肿瘤抗体新药的全球权益授权给了苏州开拓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阿斯利康方面表示,国内很多企业拥有先进的研发能力和营销能力,公司也希望通过国内企业让阿斯利康的药物惠及更多病人,且同时借助其他企业的优势补足自身不足。“阿斯利康会与国内的药企联合开发新药,也会将一些药物给到国内企业进行外包式的销售”。

政策环境新机遇

除了庞大的市场规模给予跨国药企们积极参与进博会、布局中国市场的动力外,中国的政策环境也在给予鼓励。

2017年10月8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印发《关于深化审评审批制度改革鼓励药品医疗器械创新的意见》,围绕改革临床试验管理、加快上市审评审批、促进药品创新和仿制药发展、加强药品医疗器械全生命周期管理、提升技术支撑能力、加强组织实施等六大主题发布了36条意见,其中包括推进药品上市许可人(MAH)制度全面实施,优先评审罕见病和临床急需用药等。

此外,今年4月份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也决定采取一系列推进创新药发展的相关措施,包括将临床试验申请由批准制改为到期默认制,对创新药设置一定年限的专利保护期,保护期内不批准同品种上市等。

诺和诺德发言人向《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从医疗改革到整个大环境,一系列便利企业的新政策出台,让中国市场的营商环境不断改善,对跨国医药企业而言,中国已成为最具吸引力的区域市场之一。“中国的医疗改革,十几年来成效卓著。我们感受到的医疗事业改革方向主要是三方面:一是鼓励创新;二是专注质量;三是强调提高效率”。

阿斯利康方面则称,得益于中国政府不断优化并加快进口药品上市审批流程,其已经看到中国患者能更快地用上全球领先的创新药物。“近几年,我们可喜地看到对于中国患者急需的创新药品,中国政府不断地出台利好政策,加速全球新药在中国的审批。同时,中国政府也在不断地鼓励本土创新,希望中国创新的药物能惠及全球的患者”。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