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纽交所私有化回归后,迈瑞医疗今年10月成为创业板上市公司。日前,在深交所举办的创业板九周年纪念专题“创业家思享会”活动——“中国创造·扬帆远航新时代”上,迈瑞医疗董事长李西廷讲述了迈瑞的成长之路并与业内专家学者探讨新经济创新创业之道。
研发与并购“两条腿走路”
从白手创业到成长为国内医疗设备龙头,再到私有化后回归A股创业板,市值超千亿元,迈瑞医疗历经坎坷。李西廷表示,迈瑞医疗能够克服重重困难走到现在,靠的是日积月累的“笨功夫”。“一家公司真正要做好,需要长久的坚持,专注于主业,不能被灯红酒绿旁门左道所扰。我们不关心谁股票、房地产赚了多少钱,就是老老实实地做市场,认认真真地掌握核心技术。”
在创业初期,迈瑞就否定了业内常用的OEM(原始设备制造商或原产地委托加工)路线,选择了自主研发创新这一充满挑战的道路。李西廷坦言,医疗器械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会受到各个国家基础工业发展水平的影响,因此当年初创期坚持自主研发创新的难度非常大。
但迈瑞的自主研发创新战略坚持到了今天。2015年至2017年,迈瑞医疗每年的研发支出都在10亿元左右,远高于行业平均值。这一战略让迈瑞直接以自主品牌进行销售,形成了以研发为核心竞争力的企业竞争优势,在国内同行占据了领先地位。
除了研发、生产、制造等方面的驱动外,迈瑞的发展还受益于外延的并购。“某些技术自主研发耗时很长,市场不等人,我们是自主研发和并购两条腿走路。”李西廷说。例如,通过公司研发人员十年的努力做出的成像技术的突破以及收购硅谷一家成像技术公司,迈瑞的超声技术迅速达到国际一流水准。
自主创新或是小公司的最优解
谈到行业的发展,李西廷认为,医疗器械是技术密集行业,创新必不可少。对于小公司而言,可能欠缺发展产品和市场的能力,但是因为条条框框少,专注创新是一条好的道路。“小公司多创新、多研发,把创新成果高价卖给大公司,让大公司来推出,这样才能形成健康的产业链。”
他的观点也得到资深投资人士的认同。“从长期趋势来看,我国医疗健康行业的集中度会慢慢提高。”深圳市创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健康产业基金投资部总经理周伊表示,运营一家医疗健康企业的难处在于,要思考的问题太多,前期要做研发、临床、注册、招人、销售、市场,这些都需要大量财力和物力的投入,纯粹擅长做研发的人如果要全流程跟进,会分散大部分精力。小公司选择专注于做创新,做出来产品就卖掉(被并购),是一条比较好的出路,也是一种趋势。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助理院长曹夏平表示,我们非常欣喜地看到在中国南部成长出迈瑞、格力、华为这样的领军企业。在珠三角良好的产业链基础上,要进一步打造研发型和创新型的氛围以及教育科研体系来助推企业成长。
呼吁创业板扩大包容性
李西廷坦言,医疗器械行业的特点是多品种、小批量、品类繁多、技术复杂,产业链的完善还需要国家政策、交易所制度等各方面的大力支持。
与会嘉宾建议,希望针对创新创业型高新技术企业的盈利及股权特点,通过创业板改革来提升创业板的包容性、支撑力、承载力,突出新经济、新产业的特征。
曹夏平认为,创业板给民营企业融资提供了便捷渠道,这一点在过去的实践经验中得到验证,不过,体量仍比较小,上市门槛仍然比较高。我们可以学习海外市场,对于研发周期特别长的创新创业企业,降低甚至取消盈利要求,接纳同股不同权制度,增加创业板的包容性。周伊补充道,前述的降低板块门槛措施,还需要监管部门的配套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