择 远
日前,有消息称,标普道琼斯指数将通过沪港通、深港通机制进行交易的合格中国A股纳入其有新兴市场分类的全球基准指数。
随着A股市场一系列制度的不断完善,更多的国际知名指数公司将A股纳入,是情理之中的事情。笔者认为,此次标普道琼斯指数公司的这一动作,一方面与沪港通、深港通开通以来的良好运行密不可分,另一方面得益于A股市场的制度和环境的日益改善。
我们看到,“通车”四年来,沪港通制度在平稳运行的基础上,不断优化完善,持续促进内地与香港市场融合,提高内地资本市场双向开放水平。
统计数据显示,沪港通运行四年来,累计成交金额已达10.31万亿元人民币。特别是自今年3月底开始,北上资金持续流入A股市场,趋势较为明显,累计流入约1500亿元人民币,展示了境外资金对A股市场的信心。
深港通开通两年来,成交额稳步增长、制度机制不断优化、功能作用日益显现,成为我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全球投资者分享中国创新经济发展的桥梁纽带。
截至12月5日,深港通总成交额累计4.15万亿元,其中深股通运行467个交易日,成交额累计2.87万亿元,日均成交额从开通首月的15.41亿元增长至最近一个月的96.29亿元,增幅524.85%;港股通运行458个交易日,成交额累计1.28万亿元,日均成交额从开通首月的4.54亿元增长至最近一个月的26.25亿元,增幅478.19%。
而一系列制度的日益完善,使得更多的国际知名指数公司相中A股。
以停复牌制度为例,证监会于上月初发布《关于完善上市公司股票停复牌制度的指导意见》,明确压缩股票停牌期限,增强市场流动性。上市公司不应以相关事项结果尚不确定为由随意申请股票停牌,明确上市公司破产重整期间其股票原则上不停牌。同时,证券市场交易出现极端异常情况时,为维护市场交易的连续性,证券交易所可以根据市场实际情况,暂停办理上市公司股票停牌申请。
我们看到,近几年,沪深交易所已循序渐进开展停复牌制度建设和完善工作,减少停牌事由,压缩停牌时间,强化信息披露要求。在明确的规范和导向下,两个交易所坚持从严执行和监管,上市公司停复牌行为得到有效约束,市场早期关注的停牌早、停牌多、停牌长等现象已经得到根本性扭转。
正是因为一系列制度的完善,一些国际指数公司纷纷向A股抛出“橄榄枝”。2018年5月31日收盘后,226只A股股票被正式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纳入比例为2.5%;8月31日收盘后,新增10只A股成份股,同时,将纳入比例提升至5%。此外,9月27日,富时罗素宣布,将A股纳入其全球股票指数体系,指数纳入将于2019年6月份起生效。
笔者认为,这既体现了境外投资者对中国资本市场改革开放成果的肯定,也表达了他们对中国资本市场未来发展前景的信心。A股纳入全球指数体系,将促使更多国际投资资金流向中国资本市场,改善投资者结构,进一步提高A股市场国际化水平。
可以预期的是,A股将会受到越来越多的国际知名指数公司的青睐,在国际市场上的影响力越来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