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许连捷的两张照片在社交媒体上“火”了。第一张是他坐在机场普通座椅上候机打盹,第二张则是他坐在一张简单的椅子上吃着泡面。有人认出,他就是被誉为“闽南商业教父”的恒安集团行政总裁。
打开恒安集团的官网,管理团队介绍中的第二位就是他。
作为创办股东之一,许连捷的身份颇多。目前,这位64岁的老创业家还是联合国海陆丝绸之路城市联盟工商理事会主席及晋江市慈善总会会长。
一名福建本地人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在当地,许连捷是一个传奇企业家,他做过小生意、办过服装厂,也开过拉链厂。
1985年,许连捷从一名推销卫生巾生产设备的商人口中得知,当时国外的女性生理期都用卫生巾,但国内几乎没有,因而这个市场很大。
做过市场调研后,许连捷选择在安海镇口头买了一块地建起了厂房,创办了恒安公司专门做卫生巾,品牌取名为“安乐”。
经历过发不出工资的困境,也同宝洁这样的巨头“近身肉搏”过,许连捷可以说是带领安乐卫生巾一路“力挽狂澜”,品牌的市场占有率也随之攀升。
1998年12月8日,恒安在香港挂牌上市,募集了7亿港元,市值达到了28亿港元。
许连捷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恒安上市后一直到现在,他并不懂得什么叫资本运作。“我只知道企业怎么能够持续成长,我怎么能够对我的员工、我的投资者有一个交代”。
上市对于恒安国际来说,是业务上的巨大推助力。许连捷也曾坦言,上市后恒安接触到了国际顶级的中介机构和精英,学到前沿的管理理念,促使企业在创新中发展。
事实上,许连捷曾主导了恒安的多轮变革。1998年香港上市之后的几年,恒安年产值一直在10亿-12亿元之间徘徊,他随后引进美国汤姆斯管理咨询公司做时间管理变革。2008年,企业销售规模达到80亿元,许连捷再提变革,请到了世界知名的咨询公司博斯公司来协助实施。2014年,考虑到外部经济形势,恒安又推行了第三轮管理变革,引进国际知名咨询公司,旨在打造大数据产业模式。
2017年,恒安国际的营业收入已经达到198亿元。在此次被沽空前,恒安国际的股价甚至一度达到80港元。
“我也关注过恒安国际的股票,一度想过买进,但是因价格太贵放弃了,后来也是偶尔会关注下,现在看来这个决定或许是对的。”12月13日晚间,一名自由投资者这样告诉记者。
对于这次恒安国际遭博力达思研究(Bonitas Research)沽空,有媒体称,这是该公司自1998年在港上市以来遭遇的最大危机。除了高层增持公司股票外,市场还在等待许连捷参与带领的恒安国际,给出更令人信服的反驳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