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金农商银行董事长张小军畅谈七年转型升级之路
1月3日,江苏紫金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紫金农商银行”)将正式在上交所挂牌上市,成为2019年全国第一家成功登陆A股主板市场的银行。
紫金农商银行定位为“南京人自己的银行”。七年前,该行在南京市四家农信社的基础上组建而成。此后,这家年轻的银行迅速成长,并一跃跨入地方金融“排头兵”行列。
即将登陆资本市场之际,紫金农商银行董事长张小军接受了上海证券报专访。在张小军看来,紫金农商银行的成长史是一部融入地方经济发展的奋斗史,“农村寸土不让、郊区寸土必争、城区寸土不弃”是这家“农商+城商”的省会城市农商银行特色发展之路。
从2016年6月21日正式启动IPO到2018年6月21日成功过会,紫金农商银行经历了整整两年时间。张小军用一个“巧”字描述紫金农商银行的上市历程,并用“同频共振”来形容该行紧扣地方经济发展脉动的步伐。
迎接上市这一历史性时刻,也意味着开启新的征程。“在战略空间上,紫金农商银行可以跳出区域性视野,展望全国市场,获取更多更好的融资渠道和融资方式,增强资本实力,进而提高普惠金融服务能力。”张小军对此充满期待。
七年成长路:与地方经济同频共振
成长之势,崭露于起步之时。对于一家区域银行而言,地方经济是生长的根本,实体经济是发展的源泉。张小军用“同频共振”来形容该行紧扣地方经济发展脉动的步伐。
在这家银行组建磨合三年之际,张小军成为“掌门人”,并成功推动紫金农商银行完成内部融合,进而迈向战略转型发展之路。该行的资产规模由2014年的708亿元增长至2017年末的1709亿元,成功实现了“三年再造一个紫金”的目标。
他总结道:“历经七年的成长,紫金农商银行经历了整合、磨合、融合的奋斗历程,成功走出了规模小、发展慢的困境,在发展中创新、在创新中前行。”
对于支撑紫金农商银行快速成长的因素,张小军归因于该行准确的市场定位,即服务三农、服务中小、服务城乡;并根植于南京城乡,积极探索“农商+城商”的省会城市农商行特色发展模式。
经济决定金融,时代机遇难得。近年来,利用南京市位于长江经济带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重大战略叠加区的区位优势,抓住国家将南京定位为特大城市的重大机遇,紫金农商银行的发展机遇陡增。
紧扣市场定位,紫金农商银行深入探索“城、郊、农”三区服务模式,助力区域经济。在紫金农商银行的133个各级网点中,有108个农区、城郊网点,实现了全辖镇街物理网点全覆盖,其中包含2018年底新设的两个异地县域支行。截至2018年6月末,该行的涉农贷款累放337.97亿元,近三年来全面完成涉农贷款“两个不低于”经营目标。
“我们不断研究地方经济,一直想着怎么样把南京自己的银行故事讲好,唱响紫金好声音。”张小军表示,“601860”是紫金农商银行的股票代码,但对该行而言,代码中间的“186”三个数字更有独特涵义。“1”代表紫金农商银行是2018年首家拿下IPO批文的农商行,更是全国首家A股上市省会城市农商行;“8”代表该行是江苏省第8家上市银行;“6”代表该行是江苏省第6家上市农商行。
探“紫金模式”:先谋一域后谋全局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
南京是连接长三角和辐射中西部地区的重要节点城市,经济和地理位置的优越性使其必然成为各金融机构的“逐鹿之地”。
“农村寸土不让、郊区寸土必争、城区寸土不弃。”张小军表示。
如何在区域内摸索和打造差异化、特色化、品牌化的“紫金模式”,是这家地域银行能否从优秀嬗变为卓越的关键。张小军认为,得零售者得未来,紫金农商银行要从零售转型切入区域整体布局。
对于未来转型的目标,张小军希望零售业务对营收的贡献能实现“三分天下有其一”。
“要满足农区、郊区和城区的多样客户,仅靠产品创新远远覆盖不了多层需求。所以不能纸上谈兵,还是要以客户为中心,在综合化服务和产品创新上一起做文章。”张小军介绍,为深耕客户群和网点,紫金农商银行实施“网格化”布局,以“网罗”全区域客户群。
其实,网格化管理思路与农村社区网格化治理理念不谋而合。紫金农商银行的区域服务目标则要实现农区服务无盲点、郊区服务无空白、城区服务全覆盖,逐步形成“格格有服务、户户有账户、人人有业务”的精品“金融服务网格化”模式。
紧扣时代脉搏,融入地方战略。近期,该行最新制定了大零售战略“三步走”实施方案,按照“做大户数、做小客户”原则,紫金农商银行重点加快零售业务下沉、加快网点转型,围绕新渠道布局、新机制建设、新产品开发的“零售三新”工程,全力打造“客户体验一流、盈利增长一流、品牌形象一流”的差异化、特色化、品牌化零售银行。
蓄力拼未来:高质量发展助力紫金腾飞
山积而高,泽积而长。
在成功对接资本市场后,紫金农商银行的战略空间和市场容量将进一步扩大。
“不发展是最大的风险,保持适当的发展速度重要且必要。紫金农商银行始终将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全力开创高质量发展新格局。”张小军表示,借助资本市场的力量,有利于助推紫金农商银行从“高原”迈向“高峰”。
在当前宏观经济新形势和金融监管升级的背景下,银行业正在从过去追求粗放式发展向内涵式增长转型。
“现在的经济新常态是我们练好内功的难得机遇。”张小军比喻道,“企业的发展就像爬楼梯,需要在不断登高的过程中有个平台进行休整,在打好基础后,才能更好地完成螺旋式上升。”
2019年的大幕已经拉开,如何谋划好今年的发展?张小军表示,在把握高质量发展内涵的基础上,该行新一年的目标是“稳增长、调结构、提质效”,并坚持“存款立行、效益兴行、质量强行”的发展之路。
为更好地提升发展质效,紫金农商银行在优化内部结构方面推出了多项发展目标,包括:开辟轻资本、轻资产、轻成本“三轻经营”道路;谋划多牌照布局、多渠道建设、多策略并购“三轮驱动”策略;挖掘城区、郊区、农区发展活力走联动、特色、效益发展之路的“三区模式”内涵;挺进零售、公司、金融市场“三大业务”纵深。
不尽长江滚滚来,紫金农商银行前行的脚步不会停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