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股市仍处扩张阶段,这是它还年轻的象征。既然是扩张,就不仅有市值不断增加问题,还不断有新的“大小非”、新的解禁、减持产生。刚巧,上周末看到一位著名经济学家在说减持问题,并提出种种限制减持、给减持设定业绩条件和价格条件的建议。所以本周先来说说大小非问题。
首先,这个问题同样与心智、思维方法有关——在什么时候我们应重点关注什么?
大小非问题是从股改之后出现的,它不是个新问题。既然是老问题,就有一个“我们是何时关注起它,并把它当作决定性因素”的问题。
如果从开始它就一直被我们当作市势判断的重要因素,那么,尽管它有可能会使我们过于谨小慎微,过于悲观,以致错失大行情,但没问题,它只是个性格问题。有些人天生就保守,是悲观主义者。在资本市场中,保守的、悲观型的投资者不仅可长久生存,还不乏成功者。
如果我们时而关注,时而忽略,而且总是在牛市顶峰和高位时忽略,或虽然想到但心存侥幸;越到熊市后期,对这个因素的关注度越高,那就是心智、法度、思维方法问题了。
如果反过来,在牛市顶峰、高位盘整时关注这个问题,而在熊市后期则适当忽略这个问题,甚至浑然忘记这个问题,那么,不管我们的判断对错、投资技巧高低,至少,我们的心智和思维方法已达到专业级水平——专业还是业余和职业身份没关系,它是一种思考问题的方法。
其次,这是个大概念和小概念问题。流通市值是大概念,大小非只是它的一个组分概念、小概念。当我们说流通市值因扩容而增加时,实际上已把大小非包含在内。一份流通市值,无论是张三持有,还是李四持有,都是潜在总供给的一部分。同样,无论张三卖出,还是李四卖出,其性质也都一样——都在潜在的可供给市值变成了实际的供给。
因此,除非某些特殊情况,比如行情由升转跌的关键期,我们会在意谁在卖股票,平时很少会在意这个问题。因为股票就是不断有人买进,有人卖出——俗称换手。
为什么我们特别在意大小非在减持,而且不看阶段、不看点位、不看其他因素地把它作为影响大势的头等大事呢?
我想原因无非是三个。
一是我们的思维还停留在过去。大小非对市场影响最大,压力最大的是2009年到2014年的5年间。2006年到2007年的股改高峰期,我曾做过一个研究,根据美国股市平均情况得出:股票上市平均满5年,它的实际流通股会达到60%,之后就会进入一个相对稳定期,虽然还会有股票释出,但速度会非常缓慢。而且释出的原因会从原先单纯的变现,转变为形形色色的和一般投资人没区别的正常卖出——因为需要钱、因为觉得股价太高了、因为忍受不住股价的下跌、因为觉得公司不行了等。总之,你会因为什么原因卖出股票,他也会因为什么原因卖出股票。
基于这个结论,我后来提出2009年到2013年沪深股市的主要任务就是消化因股改解禁、大小非变现带来的供求压力。后来的事实证明,这个判断是对的。
二是公告的提示作用。张三或者李四卖出股票不会提前发一个公告:我要卖股票啦,打算卖出多少,但大小非必须公告。这本是为让投资者有个警醒,有个重新评估该公司情况和股票供求关系变化的窗口期。但客观上,也会让很多人把目光聚焦到这上面,把它特殊起来,触目惊心起来。尤其在弱势状态下,其“威慑与恐吓”作用显得更大。当然,我并不是说大小非减持不该公告,事实上,它属于“内部人交易”必须公告,我只是说,公告了就有一个“大众传播效应”。
三是客观上的区别。股票的供求有两类:原本就在流通的股票买进后再卖出,称为相对供给;原本不在流通的股票卖出,称为绝对供给。与之相应,原本就是二级市场的存量资金买入股票,称为相对需求,而由增量资金买进的股票,称为绝对供给。
大小非的减持会增加绝对供给,这是毫无疑义的。但大市的供求状况不取决哪种性质的供给和需求,而是取决(绝对需求+相对需求)/(绝对供给+相对供给)的天平会倾向哪一边。
从总供给和总需求来衡量,这10年,供求压力最大的其实是2011年到2013年,尤其是2012年底的1949点,是总供给对总需求倍数最高的时点,而目前的水准其实就相当于1849点前后的筑底盘整阶段。对市场供求状况,我跟踪研究20多年,还是有点把握,有点发言权的。
其实,关于减持,只要做道简单算术题就可以了:2019年预计将有1067家公司的2572.41亿股解禁,按目前股价,解禁市值约2.66万亿元,占现有流通市值的7.15%。其中会有多少解禁股会实际减持?根据2018年数据,实际减持的股票约为解禁股的4%,如果2019年依然维持在4%左右,那就是1000亿元。
2440点是不是本次调整的最低点是可以继续探讨,也是需要继续观察的问题——直到目前为止,我还一直认为2440点是一个可以成底的位置,只是太勉强了一点,但把减持问题看得如此严重,就没必要了,因为太早已不是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导方面。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有很多让我们纠结的事其实是很好解决的。拿减持来说,翻翻资料,查查数据,拿起计算器算算,就可以了。真正的结常常在心,不在事。